第六十四章 特效方案(2/2)
“那有没有可能,身体由不同的演员来展示,但是只用一个头。”
谢弘组织着语言,模糊地提出一个想法。
“谢导,这个方案我们也考虑过。”
说完,啤酒瓶打开笔记本上的maya(三维特效软件),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之后,出现在投影上的是包含肩部和脖子的人头模型。
“为了不破坏光影连续性和情节完整性,让观众相信角色的真实性,我们想了一个办法。”
说着,啤酒瓶请谢天站到投影幕布前,又从口袋里拿出一定头巾帽让谢天戴上。
“我们可以提前制作演员的人物模型,演员在画上特效妆之后,由捕捉相机将演员的头部、颈部及肩部都拍下来,再放在制作好的人物模型上进行组合调整,使其符合不同阶段演员的身材。
这样一来,角色各个阶段的肩部以上都是由演员本人在进行表演.同时,我们还能够为模型设计不同的发型,使其符合不同阶段的角色特征。
谢导,我们公司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同时捕捉演员面部九十八个关键捕捉点,表情还原程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点六,绝对不输国外的特效公司。
同时,我们可以为cg头部创建一套专属的照明系统和智能光线阴影渲染系统,配合拍摄时场景的光照环境,我们可以保证这个cg头部放在任何一个场景中,都能够准确的符合那个场景的光线。这一整套方案下来,预算只需要两亿华夏币。为了表达诚意,在拍摄时我们会全程指导剧组进行特效镜头拍摄,以配合特效制作。”
谢弘手指轻敲桌面,思索着项目的可行性。
像这种类传记性质的剧情片,向来不是影院里卖座的类型。如果特效制作预算需要两亿的话,全片的预算绝对会超过四亿。
四亿预算,已经达到国内顶级特效片或战争片的规格了。就算是国内票房冠军《白狼》,制作支出也就是七亿多而已,而且《白狼》还是3d科幻特效大片,无论是受众还是单张票价都比《返老还童》有优势的多,
《枪手》的票房分账还在走财务程序,谢弘预计可以分到税后一亿两千万左右。即便是将自己全部收益全部投到新电影中,也至少还需要再拉三亿多的投资。
这么多投资,想要不亏损,票房至少也要达到十亿。
《天才枪手》能卖到九亿票房,既包含了很大的运气成分,也得益于影片的类型讨喜,剧本对演员要求并不算很高。但《返老还童》这部电影,多少有些偏向文艺片的意思。
说起来,“文艺”这两个字,对电影票房的影响多少有些像“瘟疫”。一部电影一旦牵扯上了“文艺”,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这部电影卖不出多少张票去。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不能简单地说什么“垃圾观众”这种话,毕竟不光华国,其他国家也大多是如此。
许多文艺片拿奖拿到手软,票房一塌糊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导演在借助影片对观众进行“价值输出”时,太过自我,忽略了观众普遍在意的故事完整性、画面舒适性以及影片整体的可看性。
谢弘不是那种喜欢在影片中强行植入个人想法的导演,相比起一些风格极端的导演,谢弘更偏务实一些。这跟他较为偏执的性格比起来,倒是显得有些不搭。
但影片类型就摆在这里,谢弘也不可能在影片类型那里写上:科幻、战争。就算谢弘肯这样干,广电也不会同意的。
这么大的投资,想要回本,就只有出口转内销先去国外拿了奖,再回来上映这条路了。
想着,谢弘看了看正站在幕布前摆弄着自己头上那顶蓝帽子的谢天。
这小子,靠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