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太空战斗机大赛(2/2)
制式战斗机总重量4吨,基础加速度12.5g,装有两门激光炮,激光炮的输出总功率为75千瓦。
另外制式战斗机的装甲防护为4000单位,护盾值12单位。
装甲防护的意思是说,当轻型战斗机在无防护状态下被输出功率为1000千瓦的武器攻击,4000单位的装甲防护可以抵挡4次伤害。
而护盾的作用则是在每次承受攻击的时候抵消伤害。
也就是说,如果被一门100千瓦的武器攻击,12单位护盾值可以抵消掉12千瓦的伤害,实际打到战斗机身上只造成88点伤害。
这样算下来,两架制式战斗机进行战斗,互相造成的单发激光炮的伤害为75-12=63单位。
而4000单位装甲总共可以承受63次攻击。
这个数字看似很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激光炮的发射速度非常快,制式战斗机的发射频率是50发每秒,也就是说如果站着不动打固定靶的话,只需要一秒多钟一架战斗机就报销了。
中科大的wfg队伍拥有训练用的战斗机模拟驾驶舱。这种模拟仓可以模拟进行从1对1一直到15对15的各种类型的战斗。
今天陆鎏对孙艺兴的测试就是在模拟驾驶舱中完成的。双方将进行数次1对1的战斗,然后据孙艺兴战斗中的表现来评判他的潜力。
模拟驾驶舱内部是一个圆球形的空间,周围360度都由虚拟光屏组成,操作者可以看到战斗机任何一个方向的情况。
驾驶舱中间有一个座位,座位前方是一根控制杆。操作者坐在座位上,利用控制杆操纵战斗机做出各种飞行动作,然后通过双脚的踏板和操纵杆上的按钮可以进行锁定、攻击或其他特殊操作。
总体来说战斗机的操作原理并不复杂,即使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新手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操作方式。
但是就和开枪一样,普通人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学会开枪的基本动作,但是要想打地快、打地准,却需要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训练。
孙艺兴曾经玩过不少太空战机类的游戏,所以对这种操作方式并不陌生。
在陆鎏的指导下,他只摸索了半个小时就完全掌握了战斗机模拟仓的操作方式。
接下来便是正式测试。
不到半个小时后测试就结束,结果毫无悬念,孙艺兴以惨败告终。
有一句话叫不要用你的兴趣去挑战别人的职业。
面对陆鎏这名准职业选手,孙艺兴可以说是毫无招架之力。
虽然孙艺兴拥有超强的反应能力,但是这依然无法弥补两人之间巨大的技术实力差距。
测试结束后,系统根据战斗过程给出了孙艺兴的驾驶评分,除了反应速度为s级外,其他各项技术指标的评价都介于c级和d级之间。
这个评分对于中科大的wfg队伍来说介于可入选和淘汰的边界,这还是考虑到孙艺兴s级的反应速度。
当然孙艺兴是开后门的,所以已经确定会加入中科大队,今天只是对他的实力做一个初步的测评。
但是,就以他目前的测评结果,别说成为职业选手登上世界舞台了,就是想要成为中科大队的正式选手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孙艺兴倒是早有心理准备。
首先,他是第一次进行太空战斗机的对决,未来在进行过系统性的训练后,短时间内实力肯定会有一个快速的提升。
另外一个方面,他还有个杀手锏,那就是root提供的超级晶体材料。
孙艺兴甚至都想好了自己战斗机的改造方案以及到时候应该采用的战术,当然这些暂时都没办法实现。
改造战斗机需要时间,系统性的训练更需要时间。
然后还需要进行晶体工业化生产技术的研究。
另外在陆鎏的要求下,孙艺兴每天还必须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空斗球的训练,并且周末还要参加中科大队的空斗球比赛。
每天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孙艺兴恨不得将自己分身成几个人。
什么?你说我还漏算了每天在学校里上课的时间?
有了root提供的可以直接将知识写入大脑的黑科技,谁还会浪费精力去进行效率及其低下的学习活动?
孙艺兴让张教授给学校打了声招呼,以进行研究的名义免去了基础课程的学习,只要最后去参加考试就行了。
孙艺兴曾经问过r00t,能否通过黑科技学习太空战斗机的操纵技术,不过答案是否定的。
黑科技只能让孙艺兴快速掌握那些书写成文字的死板知识,而战斗机操作技术这种难以用文字表述的经验性的东西是无法直接写入大脑的。
否则的话,如果靠黑科技学会了世界最顶级的驾驶技术,再配合上超高的反应速度和超强的改造战机,恐怕他就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