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凉州城(2/2)
提前安排好了菜单,刚坐下不久,才喝上一口西凉果啤,凉菜、热菜就上桌了。沙葱、金城酿皮、灰豆子、甜胚子、油香、烤全羊等金城特色菜,这家店不负盛名,确实是味道很好。
又是连霍高速,一路向西。金城以西,从车窗往外望去,远近的大小山头,都是光秃秃的。稀疏的野草散步在这戈壁滩上。
和南方的繁华对比,这里显得格外的荒凉。
夕阳下,略带灰暗的天色,更是带着几分沧桑。有的路段还能看到残余的土长城,和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不一样的是,这里的长城是由黄土堆砌而成。经过岁月的洗刷,很多部分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到达历史名城凉州,大部队人马安置入住凉州大酒店。三辆黑色的奔驰g55,伴随着夕阳的残光,出了凉州城。
李军的家,在凉州城不远二十里外的长城镇上。当刚到家不久的李军,在自家的破院子里看到了503这几个骚年时,真是一脸的懵逼。
穷是真的穷,土破房子,残破的土围墙。家里连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没有。唯一能消耗电费的,就是那昏暗的电灯。
破旧的客厅里,唯一能让人注目的,就是墙上贴满了的李军和他的弟弟妹妹从小到大获得的各种奖状。
面对一脸微笑着喝他打招呼的同学,李军憋了半天,才说出句话来:“你...你们怎么到这来了。”
几个骚年也没接他这话,李大少反问:“李军,你们这有啥特色菜?”
李军想了想回说:“咱这也就是羊肉、沙粉、沙葱算是有点特色吧。”
瞄了一眼厨房,见到李家还没有做饭的迹象,吴迪说:“真有些饿了,李军,把家里人叫上,咱们去镇子上,找家好点的馆子吃饭去。”
李军听了这话,表情显得有点为难。但看着眼前的这几个同学,随即又想开了,把家人都叫上,坐上黑色的大奔,冲着镇上最好的饭店去了。家里实在是没啥好东西招待这几位爷。
凉州这地儿,所产的绵羊,羊肉肥美,手抓羊肉是一特色。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葡萄酒产地。祁连山下的凉州,自古以来就是西北的粮仓之一。这个地方降雨量在西北来说,属于比较充沛的。又有祁连山的冰山水灌溉,这里农业是凉州的支柱。
边吃边聊,李军家父母务农,农闲时打一些零工挣补家用。李军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高中、一个初中。家里为了供养三个孩子,本就负债累累。而李父又因为蓄意伤人,前些天被判了五年。正因为如此,李军才会选择退学。去打工,挣钱来供弟妹继续上学。父亲犯了事,作为家里的老大,这个西北汉子义不容辞地要扛起家里的生计来。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在镇上吃过晚饭,把李家的老小送回了家。又跑回了凉州城里。在最繁华的街区,找了间酒吧。这酒吧此时只有一桌客人,李大少看着这酒吧还不错,跟老板商量了一下,今晚包场了,先到的那一桌客人倒也没清退,消费多少都算李大少的。
没一会,在凉州大酒店的大部队,都来到了这酒吧中。既然在凉州城中,爷们儿那当然得喝一喝当地产的西凉啤酒。乔馨等女将,点了一溜凉州当地产的红酒。酒吧旁边就有烧烤店,当天下午才宰杀的羊羔,烤出来的孜然羊羔肉串,味道一流。
酒吧门口的空地上,停放着一溜的奔驰g55,以及红黑两辆保时捷卡宴。偶有客人想进入酒吧消费,都被劝退了。
元光华对于手下约束非常严格,出任务时,绝对不能喝酒,无论同行的人怎么劝,随行的这十多个保镖们,都是规规矩矩地守在四边的角落里。店里的其他人等,时刻被他们(她们)关注着动向。对得起李大少爷的信任,以及给予他们的优厚待遇。
乔馨揪着李大少爷问:“李大少,你就不打算说点啥嘛?”
李轩宁微笑着说:“我也是第一次来凉州,人生地不熟的。不过,咱们这不是有个地头蛇嘛,李军同学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如何?”
西北汉子李军,倒也没有扭扭捏捏,给远方而来的客人介绍了起来:“凉州城,自古以来都是西北重镇,历史名城。”说到了,一直脸带忧愁的李军,有些黝黑的脸上,终于亮出了些自豪和得色来。
“城里有名的景点有两处,雷台和鸠摩罗什寺。中国旅游标志,著名的马踏飞燕,就是在雷台汉墓出土的。鸠摩罗什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翻译家鸠摩罗什,他圆寂后火化,留下了世界上唯一的舌舍利,供奉在寺内的罗什寺塔中。”
“在这里,长城的遗迹随处可见。和电视上常见的,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不同的是,这里的是土长城,城墙和烽火台,均有黄土建成。凉州周边,还保留有明代的长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出处就是在凉州。自古以来,凉州的葡萄酒,都是上好的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