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山间夕阳(2/2)
“你倒是生了一个好女儿啊!此番经历过后,丫头便是能够炼化那块石头了!”石进颇为感慨的道。
杨天震扬了扬眉梢,对于这样的马屁话,多多益善。
回去的路上,杨天震并未像石进那样运用修为,快速赶路,他选择了像一位平凡的父亲一样,背着女儿,走在崎岖的山路之上。
没了山雨夫人的鸡爪山,终究不在阴雨绵绵,乌云破开,黄昏将近,西边的红日犹如咸鸭蛋一般,油腻而又诱人,路边野花璨璨,溪下流水潺潺,静谧之中,杨天震背着自家女儿,走过山涧,穿过原野,跨过山岭。
他走的很慢,背上的杨念慈就轻轻的靠在他的肩膀上,双手环抱住他的脖子,感受到女儿沉稳的心跳,以及均匀的呼吸,糙汉子莫名心酸。
曾经有很多个宁静的夜晚,在梦里,杨天震都会梦到与自家女儿团圆的场景,在这一刻,杨天震甚至希望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
在杨天震感慨的时候,殊不知,背上的杨念慈其实已经醒来,她闭着的眼角,有晶莹的东西悄悄滑落。
高傲如她,其实内心最柔软的位置,依然有一个身影,如今这道身影,越发清晰。
杨念慈曾经在心里想过很多次自己亲爹的肩膀,但是她失望了很久,直到现在,她才感觉到,自己亲爹的肩膀,是那么温暖可靠,或许这就是娘亲虽然总是嫌弃爹这样、
那样,但是杨念慈感受得到,在娘亲埋怨的语气下,是对爹浓重的思念。
山风起,大地厚重,群山空旷,悠扬的风声犹如最浪漫的语言围绕着两父女,此番情感,无关风月,但是想来却是比风月更美好的情感。
天通教的山门建设,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选址在当天山脚下的天通教山门,如今已经颇具气概,穿过一个长宽达十里的演武广场,之后便是天通教的山门。
四条半丈粗细,三丈高矮的大理石石柱之上,已经搭建好屋脊和亮瓦,石柱是开采于当天山后山的一块采石场,就地取材,而亮瓦则是从大夏东南运送而来,是山上人独有法门炼制的物品。
青瓦油亮,气派非凡,据说在某个古地,很多建筑都是采用这种亮瓦,而作为天通教背后的老祖师,那位常年守在一处古地的四剑仙,就很喜欢这种瓦,由此教主石进打算,以后天通教所有建筑,屋顶全部用这种瓦片。
不过对于这种绿油油的瓦片,杨天震到是颇有微词,总感觉有些不舒服,难不成以后真要这种天天头顶一片绿的环境住下去?
石进闻言,尴尬的笑了笑,“杨老哥,绿色代表生机啊!”
杨天震笑了笑,心里却是决定,以后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真不会在天通教住下来,自己那破铁匠铺虽然落魄,但是好在不至于头顶一片绿色。
山门的入口处右边,耸立一座高达两丈有余的石碑。
这块石碑通体黝黑,晶莹剔透,如玉一般,光是如此质地,在凡间便是已经是一块不可言表的宝石,更难得可贵的地方在于,这块石碑如此巨大和完整,要是普通的珠宝商人看见这一块石碑,还不得疯了。
不过对于山上人而言,人世玉石,如果没有灵性,就算再美,也只是顽石,而这块石碑被立在这里,立在天通教山门前,就绝对不是普通的人世美玉。
对于这块石碑的来历,就算与石进关系颇为亲密的杨天震,也只是知道是石进的师傅天通道人交给他的,其他再无半点交代。
从一拿到石碑,石进就小心翼翼的对待,倒不是他觉得这块石碑如何珍贵,所以才如此,只是因为石碑之上,在宽阔无比的正面之上,只留下两个字通天。
而在石碑的背后,则是密密麻麻的刻满了不知何内容的奇怪文字,有的犹如小人叩首;有的如凤凰展翅;有的如猛兽下山。。。
对于这些内容,就算是四剑仙,都不甚了解,更别说石进了。
虽然天通道士在交给石进这块石碑时并未多说什么,但却在离开前特别嘱咐了一句,以后天通教收徒,除开普通门徒,那种嫡传弟子的唯一条件,便是能和石碑产生联系。
对于自己师傅交代的这一句话,石进有些摸不着头脑,想了一些时间没有头绪的他,便是不在纠结,反正老大交代了,自己照做就行了。
另外一边,刘不易的家中,最近来了一位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