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己亥大赛(22)(2/2)
后者二人几乎不怎么缺席。
陈国宝可说是断断续续的。
16年他参加了比赛,久疏战阵,大概没进前十六名。
17年三次比赛,他前后连取两个第8。
18年居然之家的段位赛,他第2。
成绩显赫,二流棋手中,只有张伟和小何比他好点。
李铁如与他比,略逊一筹。
小严鼎盛期或者比他强。
但小严现在生活情况不佳,早已无心再参加比赛。
96年秋,赵东宏在大坝,曾经当众对承德市围棋高手们进行了一番点评。
本书前面也有很多相关内容。
强调,本书的原则是,棋手的排位,是综合实力与成绩的。
一流棋手先看实力再看成绩。
二流棋手先看成绩再看实力。
而赵东宏那次,主要是按照实力排列。
挺有意思,颇具参考价值,值得再看看。
他谈到,承德市唯一一流,是高嗣。
这是所有人公认的,哪怕高嗣仅仅只拿过一次段位赛冠军。
赵东宏补充,我与高嗣的差距,是先二之间。
后面,是四个弱一流,江明、孟凡栋、张游、马少恒。
这四位都比高嗣差一点。
比我(赵东宏)略强。
随即,他直接点出,还有为数不多几个三流。
什么承德县郭广辉(儿)啊、钢厂的朱元涛啊、咱市里的小严啊、自来水的耿为民啊,营子的陈国宝(儿)……
省略的,没提及的,太多太多。
当时小蔡就急了,立刻追问,我呢?
你把我搁哪儿去了?
赵东宏没搭理。
不言自明。
眼前列位,根本都没资格!
配得上三流棋手的,仅仅上述那五人而已。
老一辈那几位,早被忽略不计。
年轻一代众人,直接就都被无视!
你想,小赵同学如此情商,人缘?
小蔡继续追问,你还没说二流呢,咋直接蹦到三流去了?
赵东宏微微一愣。
而后反问,我没说吗?
小蔡直眉瞪眼地肯定,绝对没说!
赵东宏自语,我觉得已经说了啊。
那好吧,我再说一遍。
真是的,有点不好意思。
我是说,我刚才就是这意思,承德市下围棋中唯一的二流棋手,就是我。
这一挑明,立即“激起民愤”。
这里特意没用顿时。
场面莫名静默,气氛异常尴尬。
再说下在场人等。
第一,小严并不在场。
第二和第三,耿为民、陈国宝不在场,郭广辉和朱元涛自然也不在。
在场的有,小吴、小何、李铁如、那子、小蔡,还有几个棋友。
小吴、小何不怎么在乎,却也有些不忿,肯定不舒服。
小蔡挺不高兴。
李铁如、那子也很是不爽。
但抛开这样心理变化,我们单纯论实力,他的排名相对是比较准的。
再后来,小蔡异军突起。
再后来,王志刚后来居上。
耿为民的落伍,甚至是早在九十年代前期。
他的排名,只能是反映了九十年代前期的部分情况。
忽视了郑东,忽视了余朝晖,忽视了张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