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承德围棋故事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十万大奖(17)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十万大奖(17)(2/2)

目录
好书推荐: 降魔专家 天魂至尊传 带着灵宠去修仙 深夜医馆 江湖史事 我是天道爸爸 学习会变强 我的梦里有个外星文明 我是演技派 起源心世界

不知为什么,他竟然以为对方没法断......

毫无道理。

他在中间跳补了一手!

随即,白棋喜出望外地断!!

李铁如定睛一看,立刻傻眼。

人家断开了自己十二个子大尾巴!

局部净亏三十目以上!

顷刻局势逆转。

这就等于,李铁如无缘无故不补棋,白送对方三十余目,自己走了个后手三目。

急得他差点昏倒!

额头立时冒汗。

这特么什么情况!?

我怎么会不补断呢?

着急了好几秒之后,忽然间竟然明白了老孟的苦楚。

想必,他出现昏招,也是类似这样的情况?

昏招,围棋和中国象棋用语,棋手由于疏忽,下了(或走了)一手(或一步)关键的败着。

可这是疏忽吗?

最起码李铁如满心不肯承认自己疏忽!

但要说不是疏忽,又是为什么??

为何我们有此感觉,棋手经常出昏招,而观战的人思路却很清晰?

棋类的游戏历史非常悠久,关于围棋,我们可以追溯距今4000余年的尧;象棋也传说是韩信的发明,距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

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是有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一日闲来无事,他与朋友对弈起来。正下到胶着状态时,家人风风火火跑来报告,“老夫人过世了!”

对弈的朋友一听,慌忙起身,催他赶紧回去料理母亲的后事。

但此时的阮籍,却非要将那盘棋下完不可,朋友拗他不过,只好尽力奉陪,双方又博弈了两个多时辰才终局。

阮籍下完棋回家后的状态: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晋书阮籍传》)

母亲仙逝,阮籍还非要下完这盘棋才回去料理后事,如果以此认为他对母亲不孝,那可就冤枉他了。

他回家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几升。在他母亲下葬那一天,他吃一蒸猪,喝两斗酒,然后与亲人做最后的诀别,话刚说完,又一声恸哭,又是吐血几升,以至于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命。

另一则故事,乾隆年间,有个叫胡照麟的扬州盐商,他酷爱下棋。

一次,胡照麟机缘巧合,与名手范西屏对弈,当棋下到中盘时,已明显居于下风,这时的他不敢再落子了,于是谎称肚子疼,最后封盘告退。

胡照麟回来后马上去找当时的高手施定庵研究对策,学完几招之后又赶回去跟范西屏继续对弈。

施定庵的住处,胡照麟来回要花两天才能走一个来回。

为了下赢一盘棋竟然费这么大的周折,这样的人可谓是真正的棋痴了。

看完这些故事,大家有什么感受?

说明这些人酷爱下棋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

其实我们普通人下棋,虽然达不到古人那么痴迷的地步,但一般也会遭遇这么三个心魔的折磨:得失心,胜负心,荣辱心。

我们先说得失心:

初学下棋的人,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当吃了别人的棋子时,立刻得意洋洋。

而一旦自己一时大意,丢掉一个重要的棋子,马上就气馁了,于是心烦意乱,自己先乱了阵脚,在下棋的时候,棋局的输赢显露在了脸上。

所以,要锻炼自己的心态,就要抛弃得失心。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