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回京路上磨难多(1/2)
辰醉替君玏写的“遗书”很快完成。他把书信交给金小酒,金小酒看都不看,直接包了起来。
包“遗书”的信囊带了斑斑的血迹,是金小酒故意涂上去了,一者为了让“遗书”显得真实,二者向朝廷暗示一下自己的委屈和辛苦。
辰醉在一旁看着,不由得佩服金小酒的机智。
这封信被金小酒交给了一位信使,让信使带着这封信和她拜托辰醉写的请罪折子,先一步到达了长安。
正如辰醉料想的一样,这封信字字句句说到了君瑞的心坎里。原本一心想对金家“过河拆桥”的君瑞,在看到这封信之后,对金家的好感度倍增。对整件事极其了解的他想当然地认为金家已经完全支持他,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打压他们呢?
所以君瑞发布诏令,命靖边王金豪即刻回京受封,留各地兵马驻守黄河西岸,以防不测;命金小酒带魏王君玏尸首回京安葬,守卫失职知罪不予追究;发布征讨龙隐叛军的檄文,由太子太傅甄仲巽亲自起草。
朝廷回复的诏令在金小酒和金豪会和时到达了金豪的手上,这封对金家百利而无一害的诏书使金豪在记恨段朴僧之余,得到了些许的安慰,他不得不承认,这个辰醉,有时还有点用处。
回京之事,已经刻不容缓。
快马加鞭地跑了两天。前面就是渭南城了。
天色已晚,闷的厉害,看样子,一会儿应该会下一场大雨。金豪在渭南城下斟酌片刻,说“天气不好,我们也不要再着急赶路了,权且休息一晚,明天一早看况再说。”
段朴僧发表了反对意见“王爷,太子下还等着我们的。若是明天依然下雨,难道就不走了吗?耽误了行程,恐怕太子会怪罪。”
“怪罪?”金豪因为段朴僧偷偷刺杀君玏使金小酒受牵累的事,对段朴僧一百个反感,趁着这个机会怼了一句,他冷笑着说“谁想冒着雨进京表忠心,本王不拦着,本王年纪大了,受不得风雨。”
段朴僧武艺虽高,却绝对不敢跟金豪正面冲突,他赶紧闭了嘴。
金小酒暗自叫爽。
在一个破旧的小客栈里落了脚,满的疲惫驱使人们早早休息。客栈老板是个会做生意的,眼见着投宿的客人们个个魁梧不凡,一点都不敢怠慢,殷勤的什么似的。他早早准备好了饭菜,更是烧了好几桶水供客人们洗漱。
辰醉消瘦的影引起了老板的注意,因为辰醉完全不像其他人一样高大而威严,他文文弱弱的,满脸的病容,一只手臂还吊在半空。更奇怪的是,其他人无论多累,都狼吞虎咽地吃了晚饭,可辰醉没有。他刚一进门,就进了自己的房间,除了一桶水,什么都没要。
老板心细聪明,等着人们都吃饱了、进了自己的房间,就端着一碗粥并几碟小菜去叩辰醉的门,说“客官可休息了?喝些粥再睡吧,莫饿坏了子。”
几声敲门过后,里面传出沙哑的回应“多谢,不必了。”
老板听对方声音不大正常,又问“客官可是不适?需要请大夫吗?”
“不必麻烦,请不要过来了……”
客人发话了,老板也就不再坚持,他端着粥,转就要离开。
一个高挑的影挡住了他的去路。老板抬头一看,是个妙龄姑娘。不过这个姑娘英姿飒爽的,绝对不是凡品,那洒脱张扬的模样,让人终生难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