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影视剧害人不浅呀(2/2)
比司徒杨赐还要高级的官员有几位?
不过就是太傅袁隗,太尉刘钜,司空袁逢这三位大佬吗!
太尉刘钜没有前来,倒是情有可原,毕竟他老的骨头都掉渣了,再过两年就被“年轻有为”的杨赐所取代,已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可人家袁氏四世三公可不是白叫的,特别袁逢的两个儿子,可是日后势力最大的两个诸侯。
见过礼后,这回客人算是来齐活了,要是再有宾客前来,可就得皇帝老儿亲来了。
袁家两位大佬倒是很重视蔡邕,对于刘洪只不过随便的应付一下,至于看待刘无这个所谓的主角嘛,最多是给了一个正视,也算是给足了面子,绝对装牛掰到装到天际去了。
不过,让刘良感到意外的是袁家这两个儿子。年长的袁绍很装逼的样子,年少的袁术倒是蛮热情的,蛮对他口味的。
袁术故意的拖住刘良不放,等长辈走远后,立马笑脸相对,“哈哈,公子无,合唱之举,佩服,佩服!今日一见,果然是相貌堂堂,是个搞大事之人!孟德兄,可是来了,等见了他后,兄弟几人约个时间,好好去雅舍玩耍一番……”
对于袁术的自来熟,刘良很是头疼,但他并不讨厌。一看袁术这些肢体语言,便能分辨出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亲近举动,绝不是什么虚情假意,刘良不由得对袁术好感大增。
而袁绍,刘良对他的印象并不是太好,虽然长得英俊威武不像袁术那般猥琐,但他身上的一本正经太假了,而且眼神流露出来的东西耐人寻味,好似看自己如同看手下一般,一副你不认我为主任谁的架势。
妹的,难怪袁绍起家会有那么多人跟随,敢情这家伙老早就有所准备了,不像傻不拉几、直肠子的袁术,等想要划拉人才的时候,才发现都被大哥袁绍卷跑了,只有一些忠心耿耿的家奴护拥他。
影视剧害人不浅呀,你妹的!
“行呀!都是自家兄弟,赶明儿约上孟德兄,小弟一定奉陪到底,到时候,不醉不归!”
“哈哈,我就说嘛,东莱公子无是吾辈中人,怎么样,大兄?”
袁绍眼神中略带有不屑,只不过稍纵即逝,“还是公路,慧眼识人,兄不如也!”
“走啦,再晚去可是要挨骂的……”袁术直接挽住刘良的手,兴冲冲的连拖带拽。
刘良始终偷偷地观察袁绍,见他镇静如常,步伐矫健,装逼范儿绝对是满值,比自己还要略胜一筹。
一步入堂屋大厅,刘良吓了一跳,里面的小桌摆了好几排,两边的偏房大厅也是坐满了人。
要知道刘洪的房子虽破,可面积一点也不小,特别是招待客人的堂屋,怎么都接近二百平米,如此密集的坐席,就算是一人占据两平米的话(跪坐单桌不占地方),也有一百人。
这还仅仅是有官职的人座位,其他的子侄辈或者是好朋友之类的都在旁边偏堂客厅落座,加在一块的话怎么都有三百人,刘良甚至觉得洛阳城里身份差不多的人有可能都来了。
宴席终于开始,蔡邕倒是没有客气,首先替刘洪发言,而刘良只是个摆设,最多是叫出来见见礼,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没有一点主角该有的出风头的机会。
坐在刘洪的身旁,刘良也不敢造次,老老实实的环视四周,但凡有举酒以示庆贺的,他都会举杯回礼,简直如同木偶一般没有自由,如坐针毡,莫不如此。
几位老大人不过是来过过场子,而哪两个十常侍更是如此,等几位大佬抿了一口小酒,尝了一口小菜后,表个意思便起身告辞,等这些人都走了之后,场面可就热闹了。
虽说还有司徒杨赐在,但他毕竟是新升职的大佬,还属于年轻人(50岁左右,比蔡邕大几岁)的范畴,再加上他与蔡邕的关系属于老铁,自然由他带头搞怪,底下的人也没了忌讳。
于是乎,刘良开始“倒霉”了,众人为了见证神童之名,纷纷出题考教,就算是选拨官员也莫过于此。
可是,他刘良怕考教诗词歌赋吗?
除了正常的汉代词赋刘良不甚了解外,其他的根本就不是问题,他巴不得能够更好的表现自己,好借这些大家之口传颂东莱刘无的名气。
于是,几首后世著名的诗句,被刘良毫不客气的占为己有。
惊才绝艳,堪比贾谊,自成一家,辞无所假!
宾客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更美妙的词汇,来形容这位东莱公子无的才华,自然也没人再出来现眼,只有像后世那样,不会说话一切都在酒里。
没有出乖露丑不要紧,可是却有人挑头要给刘无起表字,当刘良偷偷问及刘洪为什么不行冠礼时,喝的有点多的刘洪把刘良便宜老妈的书信递给了他。
刘良终于知道,目前这个时代,作为贵族身份想要行冠礼,必须要等到二十岁(普通老百姓15岁以后),就是想娶老婆也需要等成人礼之后(小妾不限),而便宜老妈送自己过来行冠礼的意思是,主要是让自己呆在刘洪家里直到二十岁,最好能买个属官小吏什么的提前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