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风轻云淡(2/2)
供销厂长感觉很尴尬,你真特么的傻x,看不出来冯丽与杨可关系非常好吗,还特么瞎呲呲。
于是打圆场道:“恐怕您还不知道,昨天杨厂长来工厂了,给新工人开会,能聘走一部分工人,现在具体数量还不清楚,得一个礼拜后才能定下来,那时,我们才能确定设备的数量和类型。”
冯丽点头:“好,你们给我一个最终的单子,然后我再给你们砍价,把价格报给你们,你们再酌情采购。”
供销厂长道:“好的。”
……
这几天杨可也没闲着,买了一辆17座的黄海牌中型客车,作为干部通勤用,平时也可以拉一点货。
杨可并没有着急雇客车司机,主要是不了解对方的技术水平和为人,尤其冬天路滑,再出现危险就得不偿失了。
自己又去驾校报了名。
当时驾校学习很简单,移库、坡起和变速,再就是理论考试。没有现在的什么600公里之类的,这些杨可都轻车熟路。
最终除了王霞等七人外,缝制车间二车间主任曹丽华、裁剪车间主任常丽萍也办理了停薪留职。
新职工最终办理停薪留职的为261名,市里只有孔菲菲一名。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也就是缝制一车间那个三十多岁的机修,名叫陆平,当时1车间革新的时候他是非常支持的。
陆平去找刘婧,也要办理停薪留职手续。
刘婧本着老工人不放的原则,没有同意。
陆平疾奔总厂找杨可,非要跟着杨可工作不可,说道:“如果刘厂长不批,我宁可不要这份工作了。”
杨可给刘婧打电话,大概意思是你养了将近20名机修工,又不是机台工,很多都是吃闲饭的,不如放走一些人,还能减轻一些负担。
凡是奔着杨可去的人,刘婧都反感,一想也是,也就同意了。
随后杨可对陈志道:“总厂车队的司机太多了,还得轮流开车,给我一个能开客车的司机。”
“好啊。”
总厂有一辆通勤大客车,却有三名司机排号开这辆车,其他的货车也都是如此。可见当时企业的臃肿了。
陈志给厂办主任打电话:“把资料送给车队,问问有没有去杨可新厂工作的客车司机。”
结果有两人报名,杨可选择了一名年纪稍微大一点的。
随后杨可宣布新工人放假一个星期,工资照发。干部明天早上正式上班,并根据几人的家庭住址,设定了三个接站点。
新工人欢呼雀跃,王霞等人也异常兴奋,期待着大展宏图。
……
现在摆在刘婧面前的工作有很多,首先是月底了,工人工资要马上算出来。
其次,工作服单子马上就要下机,紧接着就是休闲裤的加工,这得开生产会进行协调、部署。
三,剩下的199名新工人已经到了上机台实际操作培训阶段,但机器依然没有采购。
四,虽然走了王霞几人,看似不多,但都是在重要岗位,新上来的人需要学习、摸索和磨合,这些都得她调解。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