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你啥时候回来(2/2)
而《“翠花,上酸菜”也成为经典台词,着实火了一把。
人们在不同场合不管要什么东西,总会调侃地喊道:“翠花,上酸菜。”
因为歌曲带有东北元素,这句台词后来被演绎成多民族地方方言版本,非常诙谐、幽默、搞笑。
包常胜道:“我厂大厨做的‘酸菜白肉血肠’那是一绝,一会儿你多吃点。”
上菜极快,而且很丰盛,显然是事先安排好的。
一把厂长让酒,杨可婉拒。
席间,一把厂长先是感谢杨可在省服和港商那里极力推荐工厂,才得到这个单子。
随后话锋一转,直言不讳邀请杨可来厂工作,至于职位、待遇等问题,让杨可尽管开口。
一把厂子上次去二服,当着陈志面,就直言不讳挖墙脚,害的陈志吃完饭急忙向徐枢记汇报,才加快了对杨可的提拔。
杨可还是婉拒,并且感谢厂长的青睐。
最后杨可道:“我们两家完全可以联合,这次是刚刚开始,这样能做的更大更强,我在哪家干都是一样的,路程也不远,我可以随时来。”
一把厂长得到杨可的这个答复,也非常满意,频频以茶代酒敬杨可。
下午,上班伊始,包常胜便领着杨可从休息室出来,来到会议室。
杨可一看,各车间主任、班长、检查员、技术员等,加在一起,足足有一百多人。
面对陌生人,杨可并没有怯场,手中拿着童装,有条不紊地讲解各部位需要注意的重点,以及质检标准。
因为这个合同是杨可亲自接的,而且至始至终跟着,所以理解的也更透彻,哪个地方容易出现问题,哪个地方容易被忽略等等,都讲的非常仔细。
众人听得明明白白,纷纷暗竖大拇指,年纪不大,懂得的还真不少,都说到点子上了,不仅对杨可敬佩有加。
很多人都是中年人,家里的孩子与杨可年纪仿佛,一想到自己的子女,不免感怀,人家的孩子是咋养的呢,这么优秀!
下午车间下来的产品,质量好了许多,杨可心中不得不承认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质量。
但以一服的工序排列来看,虽然设备先进,但产量还是赶不上二服,这一点杨可看得清清楚楚。
一把厂长在午宴上曾提过请杨可顺便指导工艺流程。
但被杨可婉拒,理由是自己在厂子搞的革新还不成熟,如果在这里推行,恐怕会乱套,毕竟车间各班已经把工序安排下去了。而且时间太短,来不及调整。
一把厂长道:“那成功可不要忘了我们一服啊。”
其实,杨可也可以重新安排工序的,只是自己是外人,如果修改工序,势必造成一些人的不满,因为这样的做法是否认别人的成绩,这一点杨可深有体会。
而且自己在这里呆的时间又短,犯不着干这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整个下午,杨可都在缝制车间里转悠,确定产品质量合格后,便不想再呆下去。
因为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于是给厂子打了一个电话,是李梦洁接的。
杨可没别的感受,倒是李梦洁感受颇深。
对于李梦洁而言真是一天不见杨可如隔三秋,所以第一句话就问:“你啥时候回来。”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