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我请亡卒尽还乡(2/2)
长久沉默。
太爷故意重重咳嗽了两声。
郑政这才转回头,笑道:“大司马见笑了!”
太爷摆摆手,笑意随和,什么见笑不见笑。小时候,两人就总是这样,那个叫郑政的男孩,最喜欢看那个叫苏脂官的女孩笑。
而苏脂官察觉后,就总是绷着脸,冷冰冰的。郑政便总是盯着看,眼睛一眨不眨。
太爷笑道:“脂官是看出了烛儿的独夫底子,有些惊讶?”
苏脂官神色舒缓,面容温和,轻声道:“底子很好,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厚重的根底。”
一旁的郑政,也很惊讶。
这个胖乎乎的小娃娃,竟然是个独夫,而且底子很好。
他是真的瞧不出,但是敕令山好出独夫,这一点,他清楚,再者,敕令山的独夫战力强绝,天下皆知。
只是,大司马是什么意思?
郑政有点想不明白,从进门,落座,再到介绍那个身穿白袍的小娃娃,这位一身黑色华服的太子爷,便一直在想。
他猜想那位身材魁梧,后背有刀的汉子是大司马的护卫。
白袍的小娃娃,应该是大司马的重孙子辈。
大司马应该是要给重孙辈的小娃娃,谋个前程。
他愿意给,而且愿意给一个大大的前程。
但是,大司马说出小桃树,敕令山弟子的身份后,郑政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了。
敕令山的弟子不做官,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所以,郑政不明白大司马为什么要带这个叫桃树的小娃娃,来见自己。
更没想到,是个好厚重的独夫苗子。
说实话,他很渴求对面的小娃娃,留在身边。
独夫,大玄王朝向来很渴求,很重视,很厚待。
但是,敕令山的独夫,大玄王朝从来没有招揽过,连一丁点入朝的暗示都没有。
为什么,因为郑家王室不想和敕令山产生误会,更不敢试探敕令山的山规。
“不沾功名,不担富贵”。
大司马总不会,想着把自己的重孙塞给自己吧,郑政有点担忧。
就算小娃娃还没有名入敕令山的谱牒,他也不敢撬敕令山的墙脚啊。
郑政仍然笑意盈盈,刻意瞧了瞧对面的小桃树,只是看出那个胖乎乎的小娃娃,眼神清澈,秀气,是个聪慧孩子。
接下来,太爷似乎知道郑政的心思,笑道:“殿下,我带烛儿前来,是想着见一见殿下,没有让烛儿为官的意思。毕竟,敕令山的规矩,都知道。”
太爷顿了顿,接着说道:“我想着,他日北伐的时候,殿下一定会亲征的,到时候,让烛儿去找殿下,跟着卒子旗,看一看声山,浇一杯酒,也算替我告慰三千儿郎。”
太爷的声音开始有些沉重,“我对不住那三千儿郎,二十年,尸骨还是不能还乡。到了声山,烛儿磕三个头,也算是为我告罪了。”
“当然,烛儿不能有官身,希望殿下给个合适的身份,别违了敕令山的规矩。”
郑政脸色肃穆,神情动容,沉声道:“大司马何不亲自去北边看一看,看着咱们大玄的铁骑,踏平声山,北伐勒铭?”
太爷只是摇摇头,说了三个字,“不去了。”
声音低沉。
小桃树觉得太爷又伤心了,太爷心里面有疙瘩,始终忘不了声山,忘不了死在声山下的三千儿郎。
太爷心里面沉甸甸的,觉得没有脸面,再去北边走一走,所以太爷想要小桃树去走一走,替太爷走一走,看看声山,看看太爷念念不忘的三千儿郎。
小桃树转过身,看着太爷,坚定道:“太爷,别伤心!”
随后,小桃树想了想,握着拳头,说道:“将来,到了声山,掘开山根起尸骨,我请亡卒尽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