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以人为本(2/2)
关于三皇的朝,庞大而复杂,但是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官”这个时候诞生。
三皇的朝,有神官,有仙官,有窥子官,有人官。
神官,仙官极少,一般都在六宫之中。
六宫就是现在的六宫,诗宫、书宫、礼宫、乐宫,易宫,史宫。
窥子官是指窥十以及窥十之下的窥窥,在朝为官。
窥子做官,就是这时候开始的。
人官,很显然,就是普通人,所谓的凡夫俗子。
神官,仙官其实也不算官,虽然在王朝之中,但是不在人间,在山上。
只是仅仅督查神灵,巡守山海,管山上事,不管人间事。
人官和窥子官,才是真正的官,是人间的官,是苍生的官。
山上是山上,人间是人间。
这条金律,就是皇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那时候的官,关心三件事,淳朴的很,没有什么架子,面子的说法。
民生,民安,还有民善。
“民善”就是这个时候,第一次提出。
三皇治民在乎教,教民以善。
正是皇纪时代,开启了“苍生重,窥窥小”的序幕。
神纪时代的神仙,高高在上。
“二圣屠神”,使神仙走向人。
然后,有“十三诛古”,神仙走向的只是山上人。
然后,有“三皇伐仙”,神仙开始走向苍生。
开始“神仙小,苍生大”。
三皇做的最后一件事,应该是“祭祀”。
“祭祀”是三皇的说法,追远和感恩。
有“同天祭”,也叫“同天二十三”。
还有一种祭祀,叫做“祖祖安”。
是纪念那些善良的古神和古仙,也就是祖神和祖仙。
藤先生神思飘远,慢慢道,三皇之后,便是五帝。
皇纪时代后期,是一个祭祀绵绵,苍生敬畏的时代。
那个时候,有圣人出。
五帝的时候,圣人就不止一位了。
“帝纪”时代,和皇纪时代,似乎并没有多少不同。
最大的区别,应该就是,“五帝剥圣”。
有圣人违背圣人规矩。
只是圣人不相同。
按照后来人的说法,有先圣人,有后圣人。
先圣人,只是二圣以及十三圣,也就是“二十三圣”,除此无他。
后圣人,就是先圣人之后的一切圣人。
后圣人违背了先圣人的规矩,于是,五帝剥圣。
至于具体原因,藤先生摇摇头,不清楚。
只知道,五帝剥圣之后,便有了剐神台。
剐神台有五座,都在虚空之中。
好像每一座剐神台,都是圣人血肉锤炼,有三皇大印宝箓。
说到每一位圣人的死因,似乎都是干涉人间。
最为可叹的,好像是一位刚刚入圣的圣人,一指点死一位恶贯满盈的公爷,因此坏了规矩。
人间是人间,山上是山上。
五帝剥圣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即便斩杀那位最为可叹的圣人。
用五帝的话说,苍生最高,人间最重。
苍生大,窥窥小。
藤先生说,正是帝纪之后,才有了苍生大,窥窥小,神仙轻的说法。
神仙不杀人,就是那时候流传下来的口头语。
滚滚摇着脑袋,说为什么叫做五帝剥圣,不叫杀,不叫诛,不叫宰。
藤先生说,五帝剥圣,很可能是剥离圣道,不止斩杀圣人那么简单。
所以,现在才有了圣道绝,圣人成为传说的状况。
小桃树不明白,一个“剥”字,怎么那么厉害。
藤先生说,这叫言出即法。
三皇五帝,都是天下共主,苍生归心,天地如附,所以,才能够有“言出即法”的煌煌威德。
不止三皇五帝,还有十三圣,还有二圣,都是言出即法。
都是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