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七章. 色当(1/2)
二百七十七章.色当
普法战争是普鲁士表面上不想打,事实上很想打;法国很想打,事实上又打不赢的一场战争。普鲁士想通过战争打败法国,控制德意志南部的几个小国,最终统一德国。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是曾威震欧洲的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路易波拿巴。他具有与他叔叔相似的权力**,却根本不具备他叔叔的军事才干。他冲动地中计,先宣战,而且又自以为是地认为打进德意志的地域,不在话下。
法军没有采取果敢的作战行动,仅同敌人前卫部队进行一些小规模接触。在色当决战前一个月的8月2日,以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动进攻而拉开普法战争的序幕。拿破仑三世犹犹豫豫地兵进入德意志境内,立即遭到普军预有准备的抗击,法军慌忙撤退。
两天后普军展开追击,很快攻进法国。8月4日,德军先头部队在维森堡附近击溃法军杜埃将军的师。
8月6日,德军在韦尔特附近重创麦克马洪元帅的第1军六个师,撤退到巴黎东面的夏龙。拿破仑三世见势不妙,赶快让巴赞元帅代理指挥,自己逃往麦克马洪元帅处躲藏。在什皮赫尔恩附近重创弗罗萨尔将军的第2军。
普军人数已达到约5o万,火炮1584门。巴赞元帅集中十四万法军,与二十万普军在马尔斯又一次展开激战。法军士兵全力拼杀,可兵力少于对手,再次战败。16、18两日,撤退到麦茨要塞。普军7个军和3个骑兵师,十五万军-队将麦茨的部队包围起来。
就这样,8月上旬,法军在沃尔特、斯比克伦、马尔斯拉图尔和格拉沃洛特-加龙省-加龙省—圣普里瓦等几次会战中接连失利。
交战起半个月后,法军主力部队的部署已被普军割裂。一部由法军巴赞元帅率领的左翼和中路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围困于战略要地麦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法元帅率领的右翼3个军共12万余人,在夏龙编成以麦克马洪为司令的夏龙军团。逃到夏龙的法军有十三万人,可都是上次被击溃后临时组合的,其中许多士兵刚学会开枪射击。
22日,麦克马洪的新编夏龙集团军,12万余人、393门火炮,76门“米特拉约兹”炮,奉政府之命由兰斯出前往梅斯,前去解救被普军合围在梅斯要塞的巴赞元帅的法莱茵集团军。
毛奇参谋总长获悉麦克马洪集团军出动后,将德军从凡尔登、巴勒迪克一线调向色当,以防止法军两集团军会合,并将沙隆集团军紧逼到比利时边界,继而歼灭之。
29、3o日,沙隆集团军渡过默兹河,于31日黄昏前驻扎色当城下,准备休息两天,尔后经梅济耶尔继续向兰斯行军。毛奇乘麦克马洪按兵不动之机,于8月31日夜,德军第3集团军和新编马斯河集团军,实施迂回机动,从两翼于色当地域合围沙隆集团军。
普军第四军团占领麦茨河右岸至法比边界的整个地区,封锁了法军经蒙梅迪东进驰援麦茨的道路。普军第三军团占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切断了法军由色当经梅济埃尔西撤的铁路,进而插到法军侧后的圣芒若和弗累涅一带,堵住了法军向比利时撤退的通路。当天中午,普军完成了对夏龙军团的合围。
色当是法国与比利时交界处的一个小城,建有法军的军事要塞。普法在进行了此次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会战——色当会战。
187o年9月2日,普鲁士军-队的七百门大炮对集中轰击色当要塞,拉开了普法战争中色当决战的序幕。
普鲁士军队装备大部分是六磅和十二磅加农炮。炮长度为口径的18倍,重量为炮弹重量145倍,装药量为弹重三分之一,榴弹炮口径是5.5和6.5英寸。每个炮兵连有6门加农炮和两门榴弹炮,每门炮需5名炮手操炮,此外还应备3名炮手。
法军只有六百多门炮,射程也没有普军的炮远,完全成了挨打的目标,半天就伤亡了二万多人,麦克马洪元帅也被炮弹片击中。
普王、俾斯麦,毛奇、王公、炮手和副官们现在都集中在费里诺瓦附近的小山上。英国的军事代表沃克上校、美国名将谢里登和贺亲王也都在一起,得以目睹了炮击色当的壮观场面。
作为观察员的龚兆龙第一次体会到了集团炮兵的威力,即便是联邦自己的火炮,也还没有机会这样运用。
不管炮兵连长为谁提供支援,他都要知道炮兵连何时部署至何地,还要了解“指挥官的作战意图”。自接到命令起,炮兵连长有很大的自主权。他可以自主选择要打击的目标以及打击目标的方式,通常不会受到干涉。这是很重要的,因为炮兵连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很难管理,而且炮兵作战的专业性也决定了其难以被外人所插手。
一个轻型野战炮兵连即将步入战场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炮兵连的规模在没有遭受损失前相差很大。炮兵连按规定一般要配备六门火炮,一线作战人员约有5o人,配备11o匹马左右,这些人都要快部署到炮兵阵地。而整个炮兵连,如果加上支持人员,总人数可达17o人之多。
一个炮兵连有三名炮兵排长,一般全部为中尉,每人负责指挥一个炮兵排。每个排装备2门火炮,人员约4o人,包括支持人员。配备2辆前车、4辆弹药车及2o——3o匹马。行军时,排长控制行军队形;作战时,他们则坐在马背上指挥,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也可以快的移动指挥位置。排长为炮手指定攻击目标,监视射效果,并控制弹药的消耗与补给。
炮兵连长下达“成连队形前进”的命令后,整个炮兵连就开始向预定阵地快前进,驾车的士兵在火炮抵达目的地时勒停驿马。
炮手们则或骑马前进或跑步前进,到达目的地后迅从前车上取下火炮,将其推入炮兵连长用指挥刀划出的射击位置内。火炮之间要间隔过12.8米,使敌方反炮兵火力很难击中火炮——或者至少能不至于被一命中的炮弹杀伤两个炮组的人员。
同时,驾车的士兵前行数米后从车上下来,把前车从马上解下来,训练有素的士兵只需数秒即可完成这一任务。之后,再将马匹牵至可以找着的防护区隐蔽起来,因为这些马匹将会是敌人步兵或炮兵的主要攻击目标。如果没有了马匹,火炮就无法移动,很容易被敌人俘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