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章. 倭国海军(1/2)
二百七十章.倭国海军
“对呀,他们还打过朝鲜,还打过福建江浙沿海,就是倭寇嘛。看来他们还真是闲不住呢。”
“不错。今年5月4日,倭国兵部省提出了大办海军的建议,将海军军官的教育问题单列为一项,指出:军舰的灵魂是军官,无则,水兵无以挥其所长,舰船将成为一堆废铁。况且海军军官应掌握之知识深奥,达到精通熟练程度绝非易事,故尽快创办学校,广选良师,教育海军军官是建设海军之头等大事。”
“真的?”玄素有点紧张,联邦也走过这样的道路,对于这样具有长远目的性的决策者,让人相当不能小觑。
“设在东京筑地的原幕府海军操练所,1月11日举行的届学员开学典礼。学员是命令萨、长等十六个藩派出的年龄在18至2o岁的志愿者,及约1oo名走读生。”他记得,到今年11月4日,更名为兵学寮,取消走读制,并选拔了15名少年生和29名成年学生。被捧为“明治海军之父”的山本权兵卫就是这15人之一。虽然由于缺乏经验和诸多现实问题,使兵学寮没有能取得重大的成果,但到了1873年,英国海军少校道格拉斯率领一个34人教官团来日,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就会使教育走上了正轨。
“那么,您是不是把倭国,当作了对手呢?”玄素看着总督说道。
“眼下不是,但……快了……”手中的酒还在摇曳,就像汹涌的血色。
玄素摇下头:“大人是不是抬高看它们了?明治海军真正创建是在1868年1月17日吧?比我们晚呀!既无船也无军的。伏见鸟羽战后,为了摧毁三藩,才由6军方面的东征大总督有栖川炽仁亲王率领,海军由嘉彰亲王为总督,大原俊实为先锋,调来萨摩的“丰瑞丸”、佐贺“孟春丸”、久留米“雄飞丸”三舰,将萨摩,佐贺和久留米三藩的讨伐军由海路运至关东的嘛。”
“呵,玄素还记得不少呀。”
“嗯,那年……3月26日的阅舰式了,对!倭国天皇睦仁在大坂天保山湾检阅了六艘军舰,加起来只有2ooo吨。还是从萨摩、长门、筑前、久留米、安艺、土佐和肥前六藩征调来的呢。江户无血开城,幕府军的8艘军舰中,新政腐没收4艘,“富士山”号、“朝阳”号、“翔鹤”号和“观光”号,明治海军才拥有了直辖战舰,也算才有了海军吧?”
“这倒是真的,我们算是跑在它们前头一步。日本起初海军还和6军一起从属于三职七科制中的海6军务科,那年4月21日,官制改为太政官七官制后,海6军由军务官知事嘉彰亲王统管,军务官判事大村益次郎辅之。下辖二局四司,二局便是海军局和6军局。不久,军务官就上交了一份报告,称兴建海军乃当务之急,而创办海军学校则是此中第一要事。”
“倭人也有明白的。这点上,估计也是被我们影响了吧?肯定的,63年的萨英战争就把萨摩吓住了;之后的收澳门,还有安平城,把葡萄牙英吉利都黑了,明治睦仁和他那帮幕僚不会不往心里去。”
“不错不错,说得好。所以到了去年7月8日第四次官制改革时,军务官改为兵部省,任长官兵部卿仍是嘉彰亲王。此时兵部省所关辖的舰船仅有3艘,还有4艘运输船。”
檀烟柔颖端着点心过来了,檀烟接过来说道:“是“富士山”、“东”、“千代田”和运输舰“飞龙”、“飞隼”、“快风”、“长鲸”。还有在军务官时代所管辖的舰船中,许多老朽或不适用的,它们都被归还给了各藩。”
亲王慢慢踱到巨大的地图前:“日本的大规模内战已经结束,但现在实力不足,所以军-队最主要的任务是防范西方国家从海上的攻击,因此海军和海防为军事建设的重点,6军的作用则只是弹压国内武士叛乱。因此明治的日本国防建设必然是海主6从的方针。但是,明治的主力又是以长州藩兵为主力的6军,兵部大辅山县有朋是长州藩出身,对此不满,于是在6海军分立设省的同时,宣布武装力量的统称为“6海军”,实行6主海从的国防方针。”
“刚开始就掐上了。哈哈……”玄素和檀烟都笑。
“去年,各藩所有的军舰纷纷以献纳政腐,编入了日本海军。除了253o吨的“龙骧”号和15oo吨的“日进”号之外,这些军舰大多是两三百吨的炮舰和护卫舰,包括战舰、运输舰、通报舰、练习舰、天皇游艇——御召舰,杂七杂八的舰船一共17艘,总排水量也就是11432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