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六章. 虾夷国覆灭(2/2)
尽管顽固派对政腐决策有相当影响,但他们毕竟不会也不敢与洋人交涉。与洋人谈判的重任,不能不落在洋务派官员身上。天津本属直隶,名重一时的直隶总督、洋务派重要官僚曾国藩,自然是处理天津教案的最佳人选。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曾国藩旋即亲赴育婴堂直接向儿童进行了解,结果弄清他们并非拐骗而来,而是由他们的家庭自愿送来的。曾国藩到天津后,经过一番认真堪查,确认迷拐、挖眼、剖心等均系传言。如被指为教会装满婴儿目珠的两个瓶子,经清政腐官员打开一看原来是腌制的洋葱。
他请求清廷布辟谣声明,证明并无虐待儿童之事,以此恢复修女们的名誉。曾国藩提出一个必须弄清该案是非的无所偏袒的意见,他劝说清廷必须先对英、美、俄三国进行赔偿,使它们不致被卷入到法国的案件中去。
朝廷开始态度一度强硬,曾下令说:“此后如洋人仍有要挟恫喝之语,曾国藩务当力持正论,据理驳斥,庶可以折敌焰而张国威。”并表示要在各地做军事准备。
为了解决这一纠纷,曾国藩建议将道台和天津的知府、知县撤职;将十五名元凶处死,另外二十一人流放。曾国藩主张,如果法方仍不满意,还可考虑加重处罚。
保守派当即谴责曾国藩卖国,北京的湖南会馆将装饰在墙壁上的曾国藩手书对联付之一炬;大学士倭仁嘲笑曾国藩在处刑问题上和法方讨价还价。清廷也认为曾国藩的建议难以接受。
此时的曾国藩也即清政腐面临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是国内强大的舆论压力,各地激愤民众根本不相信这一结论,天津更是民怨沸腾;另一方面是来自列强的压力。
对民众,曾国藩在《谕天津士民》文告中先赞扬“天津士民皆好义,各秉刚气”,然后,他告诫说:“或好义而不明理,或有刚气而无远虑,皆足以偾事而致乱。在没有迷拐之确证,挖眼之实据情况下,徒凭纷纷谣言,即思一打泄忿。”
对法国,在厚葬死者、重修教堂、追究地方官责任的要求面前,他均无异议。但他强调,在确认凶手方面,该案有其特殊性,“常例群殴毙命,以最后下手伤重者当其重罪。此案则当时群忿齐,聚若云屯,去如鸟散,断不能判其孰先孰后,孰致命,孰不致命……”
而法国提出的处死天津提督陈国瑞及天津府县官员张文藻、刘杰此3人以抵命的要求,曾国藩认为如此处理我朝廷命官太丢国家、政腐的脸面。可是,这时清廷已急于解决危机,政策有变,且反指曾氏有包庇犯官之意。曾国藩忙又派人将张、刘二人找回,录下口供,送押解刑部。
曾国藩深感个人不称职,同时又不断受到保守派的谴责,因而灰心丧气。在津案处理后期还未议结时,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朝廷又将曾任两江总督多年的曾国藩调任两江总督,由李鸿章接任曾国藩,最后议结津案。
幸运的是,法国在中国表现的好斗精神因欧洲爆了普法战争而得到缓和。李鸿章迅将此事予以解决,他同意赔款四十万两;派一个使团前往法国道歉;将张、刘二人遣黑龙江赎罪,但仍未如法国要求将其处死,八名肇事者处以死刑,二十五名送往边疆服苦役。而“反教”最激烈的陈国瑞却“赖朝廷加恩保全,令仍回扬州治病”。
这年五月,上海江南制造局建造的第二号舰“操江”号运输舰完工,造价83,3o5.9两。与“惠吉”为同级舰,所有船壳机具都为自制,是中国第一艘自制的暗轮——螺旋桨船。本舰亦为木质船身无装甲,长18o呎,宽27.8呎,吃水9呎,排水量95o吨,载货64o吨;425匹马力航约9节,装备四门16o公厘口径炮,乘员91人,任管带为马复震。
回航途中,贺王爷特地前往祝贺,还为福建船政带去了一些技术资料。毕竟这也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现代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