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七章. 开始混壮了(2/2)
印度洋(南洋)分舰队,由林家浩、郑飞柯和黄德兹的三支区域海防舰队组成。作用就是保证印度洋,以及西亚、南非和西澳华人殖民地的安全。
看着不少吧,不过这是联邦总厅极秘密的内幕,外界所知的,可就不是这样了。郑飞柯是詹卑不受命的大将,在海外自立为王,不过算是名义上的联邦成员,西澳的黄德兹也是自在逍遥的一方诸侯,长毛流寇,远不奉清廷,近不尊兰芳,和联邦只是睦邻友好而已。所以,所谓南洋舰队在名义上不存在。
北极省的王氏兄弟和夏威夷陈芳、伊基克程植倒是很近乎,那几艘战舰也就顾得上他们自己吧。所以在中国南海,看得见的,就是本土机动舰队的1o艘战舰,海岸防卫舰队可不是能出嗨的呦。
从坤甸往南,已经扩展到包括马耶岛,西到苏加丹那、吉打邦、肯达旺岸、瓜拉杰菜一带。普廷角上已经建筑了防御城堡,和东面荷兰人占领的马辰遥遥相望。
6军常备军按照6战队标准全天候训练,后备军阶段训练。所有男子为当然的后备军。后备军练兵,不用五连、七连步枪,只用美国的前装步枪和刺刀,不敢在对手距离二十步的时候,还能瞄准扣扳机,然后挺着刺刀冲锋的,没资格进入国防军。
安装蘸了白灰布包的木枪、竹胸甲,是士兵训练的必备,即便是水兵也要训练,只是少一点而已。刺杀、短刀、射击、队列、越野、泅渡……没完没了,兰芳的第一支精锐6军也打造出了雏形。
南洋(华人)国家联邦——兰芳共和国日益强大的同时,北面的中国大6,一种新的军-队也已经作为捍卫清朝安全的主要屏障而出现,那就是勇营。
大清帝国的这种军-队逾三十万人,包括曾国藩所建立的湘军的余部,重新恢复活动的左宗棠所部楚军,以及李鸿章所统率的淮军。还有一些性质相同的较小的部队,如豫军、东军、滇军和川军之类。比起其它的军-队,这些军-队使用更多的西方武器,因此维持它们的费用也更大。但最根本的特点是它们利用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派集团的感情,优点和缺点都表现在它们的上下级之间、官兵之间紧密的个人联系方面。在这方面,它们不同于清帝国的传统军-队——八旗军和绿营军。
这也是联邦建军当初所争论的内容,是办成勇营?还是绿营?以刘阿生一干人,比较热衷建立一支类似勇营的军队。但是江四水罗继麟等坚决要求建立西式军队。贺总督当时可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决定权,好在英国方面的意见起了很大作用。
清代的八旗军原来由每单位三百人的佐领组成,均由清帝支付俸禄和赐予田产。但是为了防范满族亲王和清朝官员拥兵自重,清帝在十八世纪初年便定下了这样的制度:佐领以上的八旗军高级将领每隔三至五年须在各驻地之间调防。总数约六十万人的绿营兵则作为保安部队编成小分队派驻各地,或是作为省一级文武长官所统率的较大的标派驻各地。这些标之大只是相对而言的。在陕甘这个军事战略要地的四万士兵被分编成十三个标,而在北京以外的直隶省的一万二千名士兵分属于七个标。
绿营兵的兵士是世袭的,但中级带兵官就通常只能在一个部队呆三至五年,而且根据回避法又不准在本省任职。这就防止了官兵之间会形成长期的私人关系,特别是防止了统领与地方小分队的下级军官形成长期的私人关系。那么由几支绿营兵部队调集组成以执行特殊任务的特遣部队,也就往往“兵不习将,将亦彼此不和”了。
绿营的实力,地球人都知道。不提也就算了,打顺风仗,顺便可以**掳掠一番还行。要是打硬仗就免了吧。
勇营的长处是官兵之间有紧密的个人联系,统领个人选择他统驭之下的各营的营官。每个营官带兵约五百五十名,他们可以挑选自己属下的哨官,哨官也可以挑选他所统率的什长。约十个人组成一个什,这十个人通常也由什长自己挑选。
虽然勇营类似任人唯亲,但只要清帝对任命文武官员的大权,包括控制省一级的高级职位以及授予值得艳羡的绿营兵官衔和勇营的各级职务,仍牢牢在握。那么,清廷便仍然能够使这些新式军-队在中国境内实现它的目标。
在一个武器、战术和辅助兵种不断进步的时代,主要力量来自宗派集团效忠精神的武装部队,能应付中国的新的国外挑战吗?尽管官兵之间存在着个人的亲睦关系,但勇营等级制,势必使得中、上级军官能获得不直接参加战斗的特殊身分,所以要使营官,甚至哨官参加严格的军事训练,特别是参加西式训练,是极端困难的。
自从63年以后,李鸿章曾经希望他的军官们能从西洋人那里学到一二秘密方法,但除了给予原在常胜军中接受外国教官训练的少数士兵以军官身分外,李鸿章的方法只是使西洋教官训练他的洋枪队中的士兵。64年后仍然留在淮军中的少数西方人,包括变成了清帝国臣民的法国人毕乃尔在内,都不能对军官或士兵进行广泛而系统的教练。很明显,中国人对西方战术之是否可行和是否有全面效用,是持保留态度的。
戈登在1864年就已注意到,清朝的军官们很赞赏外国式的步兵方阵,但认为他们的士兵未必会排成这种阵势。中国人承认英国的炮兵是优越的,但不想学习炮兵操练。认为他们的步兵要先进得多。勇营军官却甚至不想学习喊口令。
虽然哨官们在阅兵和显示军容时总是在场,但他们平时很少参加实际训练。不仅如此,他们和他们的上司还在饷之日从各哨下级军官和士兵的薪饷中克扣五十块墨西哥鹰洋以中饱私囊。由于军官滥用权力,包括一位营官施行过不公正的惩罚,1872年爆了两次兵变。
中国人能够同时接受西方的帮助而又保持自立吗?不接受外国的训练,勇营兵也能学到现代战术要求必须具备的军纪和技艺吗?
事实是,1864年底,戈登放弃了这项训练计划而返回英国。凤凰山训练营后来的事态的展,突出地暴露了中国与西方的摩擦以及外国教官与淮军本身这两方面的弱点。1873年5月,在经过了九年并且花费了大约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之后,这个计划突被停止执行。
凤凰山曾被一英**官形容为“中国的奥尔德肖特——著名的英国6军训练营地”,事实上那里从来没有训练军官的计划,不过它确实训练出了一大批淮军士兵来使用现代武器。
联邦军从一开始就试图避免清军的所有弱点,大烟是别想了;所有士兵全部经过公开招募和初步训练后,在分拨到部队。下级军官的提拔必须经过选拔和战功,单纯的战功只能作为奖赏的根据;中级军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再者,联邦军队的士官是极重要的一部分,所有有条件的士兵都可以进入士官学校。所以,联邦军队规模一直小于它的人员需求,却一直能够保持着很高的作战兵员支持能力。
6军、海军、6战队、炮兵、骑兵训练营和士官学校、军官学校,还有训练潜艇兵和水雷兵的秘密学校和参谋学校。
在联邦军-队逐渐赶上并意欲跻身世界列强的过程中,他的母国——中国却在满清手中日益陈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