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望苍茫 > 一百二十二章. 东南望西北

一百二十二章. 东南望西北(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基地我的兵 竞技天王 大唐攻略之不死传说 七零男女 汐言的世界线战争 元破乾坤 网游之无限技能流 混沌灵神 一世枭雄 侠客列传

“我!这……不能有着他们这样杀人呀!官军呢?可恼!”陈逸杰在屋里来回乱撞,皮靴在青砖地上蹬蹬直响,一旁的李富源呼呼地喘粗气。

在左大帅行辕,更多的消息,让人不安,“胜保,看**人多势众,不敢出城迎战,任由**屠杀。被老佛爷赐死。湘军将领多隆阿,作战勇敢,将**赶出陕西,救了陕西人的命。”

但贺总督知道,关中到处都有多将军的忠义祠,可后世的他则成了罪人。那个向临潼知县通报情况的**老师,通报情况后,知道**不会饶他,杀了自己的老母和妻子儿女,然后自杀。当年临潼人为他修了祠堂。但现在已没有人知道,这个勇救汉人的**。

陕西**又不断动员甘肃**起义。甘肃**1863年开始起义,甘肃**杀汉人乡邻难以下手,从陕西逃过来的**则走一路杀一路。甘肃汉民被杀了6oo万。甘肃全省人口减少7o%,中部地区的汉民几乎全部被杀。

陕西**的领之一白彦虎杀人最凶,杀遍陕西杀甘肃,最后投靠外国势力分裂中国。贺公子那个时代,一些无良历史学家竟以这个人敢造反,誉此人为民族英雄。现在还有狼心狗肺的畜生准备给这个人过节日;而平息了**起义的左宗棠,现在却成为罪人。**起义是典型的种族灭绝大屠杀,比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要残忍得多,比南京大屠杀严重得多。可惜的是,没有人愿意告诉你这悲壮的历史;反而要把它说成是义举。历史就是这样的被**,被肆意扭曲。

几百年后,老人们每当讲起这件事都是对**心有余悸。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忍的一次大屠杀。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外来移民对原住民最疯狂的杀戮。我们永远都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对汉族有那么大的仇恨!我不知道清朝统治者对**是否存在残酷的压迫,但清朝毕竟是满族而不是汉族在统治。无可辩驳的是,如果没有广大汉族人民的接纳和宽容,怎么可能有这个来自阿拉伯半岛的民族在中国土地上的繁衍生息、繁荣昌盛。

说这是起义,真不知道义在何处。疯狂的大屠杀,也把**带向了苦难的深渊,承受着近乎灭族的灾难。反思历史,更让人明智的选**族团结,而不是以反封建之名歌颂大屠杀。

在中国闹**起义和太平天国的时候,日本人开始明治维新,从此中国落后了。日本人以他们的历史上,皇室从来没有改变、没有人推翻而骄傲,而中国人却在歌颂改朝换代,而从没有人去考虑,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会杀掉6o%的国民人头,毁掉经济和文化。

对于研究“**起义”历史的很多人来说,也是这样。他们拚命地为大屠杀找根据,而一千万条人命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却歌颂大屠杀,将之称为义举,真是连其码的人性都没有。

对于西北局势,贺总督表示担忧,“烟毒之害遍及中国,西北民风已非昨日彪悍,回乱危害如斯,也是自戕之果。”

左大帅默然不语,西北能否在他的手里重新振作,回乱能否一鼓荡平,实在没有把握。不过这种巨大的挑战,也非常诱人。烟毒,如何斩绝这没有被林则徐掐断的祸秧,就是西北头等要务。

对于南洋攻占澳门,左大帅非常高兴,仔仔细细的询问,每每开怀大笑。反观清廷一味妥协避让,却有无能撄其锋锐,实在令人唏嘘。南洋一个甚至是名义上属国能办到的事,煌煌大清竟然……

左大帅更加坚定了要在马尾兴办海军船务的决心,也初步交换了在船务上相互协作的意向,“有南洋现成的经验,且物料皆精,日后马尾多有仰仗之处。”左大帅略一抱拳。

“哪里话来,督宪伞盖之下,南洋藩属敢不从命?日后大人威慑西北,南洋必当鞍前马后,不说能效犬马,也要助大人一臂之力。”

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奏准于福建福州成立船政局,制造船舰及相关火炮等军械。几个月后,左宗棠被朝廷选中调往陕甘镇压民变,这位近代史上权倾一时的洋务重臣选中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接替他处理船政事务。

除了沈葆桢,左宗棠还选择了法**官日意格,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后,日意格带着他在本国物色的木匠、铁匠、锁匠等一班人飘洋过海,来到陌生的马尾,对他们来说,这里更象是一个天堂。这些在欧洲过着贫穷生活的青年技术工人,得到了清王朝的优待,日意格每月工资高达1ooo两,相当于清朝一品大员的几十倍,一般工人每月也有2oo多两。

数年之后,这批人合约期满返回法国时,已经由当初的一文不名成了暴户,在法国购置田产、股票。

又过了几个月,当沈葆桢独自一人来到马尾镇与村民商量征地赔偿时,他没有想到,朝廷的计划竟然遭到了村民的激烈反对,即便朝廷开出了优厚的赔偿金,但村民们却根本不愿意出卖被划在船厂范围内的近6oo亩土地。

被乱石杂物赶出村子的沈葆桢一怒之下,调来了数艘炮艇,停在马江之中,威胁村民交出肇事者,否则开火攻村。

最终,在砍杀了两名带头肇事的村民之后,农民们接受了朝廷开出的条件,建设用地征齐了。

福建船政选择在马尾为基地,兴建船坞及相关海军设施,从欧洲聘请工匠及教习教授造船。在建造造船基地的同时,沈葆祯亦非常着重培养船政及海军人材。故此在1866年同时成立“求是堂艺局”,招募年青人教育成造船或航海人材。

次考试由沈葆祯亲自在1866年主持,考生多为清贫子弟,获名取录之考生为严复。届6o多名学生于1867年2月于福州城内定光寺开始上课。

16977.netbsp;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