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风的婚床(1/2)
布置完婚房,已经接近下午五点钟,来不及休息,文小风带着习亮、徐丽、徐丽的妈妈(陈阿姨)和小侄女“米可可”,马不停蹄的奔回家中,珊珊和她的一众姐妹留宿宾馆套房,迎亲婚房。
曾经听老人们提到过、一些关于新婚的习俗,说的是“新人”的卧室(主要是‘婚床‘)也需要“精心布置”一下,而且这里边还挺讲就:
首先,由谁来布置新人的“婚床”,这就特别讲就,这个人需要具备几个关键条件——
第一,这个人是家族里的长辈,年事越高越好,威望越高越好,而且身体康健,
这寓意着“婚姻稳定”,“长长久久”;
第二,这个人最好是“子孙满堂”,由她来给新人“铺床”,可以图一个好兆头,“新人”可以“沾”一点她“喜气”,家庭和睦,子子孙孙。
家中论资排辈,要说德高望重,非姥姥莫属。
但是姥姥她年事已高,要让一个94岁的老人、一路舟车劳累、过来给她们布置婚床,于情于理又说不过去,珊珊担心姥姥经不起折腾,出现意外,所以没有去“劳驾”她老人家。
退而求其次,徐丽的妈妈,也算是家中能够满足条件的老人之一:
女儿、女婿、外孙女,三代同堂,
60岁出头,自己身体健康。
其次,怎么布置“婚床”,这个也挺讲究:
“正红色”的床上“四件套”。
“正红色”:中国红,华夏儿女,上下五千年,每逢大喜的日子,必定首选“大红色”,寓意“婚姻生活、红红火火”;
床上“四件套”:一张床单,一副被套,两副枕套,“四”个居家必备物件,“铺”在一张床上——
寓意“任凭‘四‘季更替,生活始终如‘一‘”。
第三,在“铺”好的婚床上、撒上红枣、花生、惠园、莲子——
寓意“早生贵子”。
最后一个环节也特别有意思,让“满周岁”左右的小孩,在婚床上撒欢,随她怎么“欢实”,随她怎么“嘻笑打闹”——
寓意“新婚生活”“无忧无虑”、“欢欢快快”迈入新的征程。
回到家里,文小风安顿习亮、徐丽、米可可在客厅休息。
刚学走路的小不点,却不愿意呆在客厅,死去白咧的缠着她的外婆,想要跟着她到卧室里边去玩,任凭外婆说什么,她就是不肯松手。
陈阿姨只是对着她一直温柔的微笑,却没有同意她跟随的意思。
“来,米可可,到爸爸这儿来。”
习亮抱着女儿,回到了客厅。
“待会儿我们再进去玩,好不好?”
文小风朝着小侄女微微一笑,有些无奈,却也挺温暖。
小侄女看着文小风,面无表情,有些失落,却还是跟着她爸爸到客厅玩去了,乖乖的,挺贴心。
陈阿姨二话不说,提着一个“食品袋”走进了卧室,立马忙活开来:
她换下枕套、床单、被套,取而代之,以崭新的“正红色四件套”“铺垫婚床”。
娴熟的动作、自在的神态,特别是她铺垫床单的动作,让人赏心悦目:
她两手各自拽着床单的两个角,简单的目测了婚床的长宽、和床单的大小之后,便将床单“撒网”开去,床单在半空中形成一张“穹顶拱形的渔网”,笼罩在整张婚床的正中央,垂直上方,
“渔网”缓慢的下降,在它下降的过程中,会有所“变形”,这并不影响效果,陈阿姨视时的微调了一下“两角”与“婚床”的位置,又让“渔网”重新回到了“正规”,婚床的垂直正上方。
趁着床单还没有“落地”,文小风赶忙掏出手机,打开微信,“镜头画面”“圈”住了陈阿姨和她手中的正红色床单,“长按”录制小视频——
陈阿姨也一点也不拘束,她侧过脸,神情自若的对着“镜头”微笑: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