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爆发,离去(1/2)
文小风心急火燎的带着珊珊到达医院,两手不空:
“医生查过房了吗?”
文小风眉头紧锁,急切的看着“护士站”的护士,
“正在查房。”
护士的目光锁定在楼道尽头的方向,言语麻木,
文小风顺着护士目光的方向看去,一群“白衣天使”浩浩荡荡,护士长带着护士们,簇拥在医生周围,在楼道尽头的病房之间穿梭,大概相隔珊珊的病房还有4个房间,
算一算时间,还有十几分钟才到珊珊的病房。
“还好,赶上了”,
文小风长舒了一口气,对珊珊说道:
“你先上床休息一下,我去接一杯开水给你烫牛奶。”
珊珊点了点头,进了病房,两脚一蹬鞋,辈子一盖,躺在了床上。
文小风安顿好珊珊躺下,放下手上的包裹,拿着水杯去了“开水房”。
至于后来,他俩是为什么事“开始吵闹”,文小风自己也记不太清楚了,他只是依稀记得,当时为了一件什么小事,他们两人没说上两句话,情绪就上来了,
刚开始也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无非是音量大了一点,
到后来,两人吵架的重点就都转移了:
文小风“咆哮着”“宣泄”这几年压抑在他内心深处的“委屈”和“不满”,
而珊珊,也在不停的指责着文小风的“不称职”,“太计较回报”,
病房里面还睡着一个74岁的老婆婆,邱婆婆:
丈夫早年过世,夫妻两膝下无子,十几年前邱婆婆患上“脑萎缩”,1.5m的瘦弱身板,加上腰椎“佝偻病”,整个人就算站立在地面上,也就是一个“?”(问号的造型)
几年前,医院把她作为典型“病例”专项综合会诊,居然奇迹发生了,她的“脑萎缩”停止了,腰也能挺直了,
现在生活能够自理,但是需要长期住院观察。医院还把她作为“活标本”做宣传,全省全国进行“专题演讲”,她活脱脱成了医院的“金字招牌”。
文小风长年累月陪伴照顾珊珊住院,时间一长,两张病床上的病友也渐渐的熟悉了,珊珊时不时会跟邱婆婆聊上几句,问寒问暖,老太太也会夸夸文小风:“你老公对你真好”毕竟,老太太还是亲眼目睹了文小风对珊珊的陪伴。
然而这一吵闹,把睡梦中的老太太吵醒了,
不光如此,这短短的几分钟,两人的争吵就已经达到了高潮:
吵架声音之大,音量辐射到几乎了整层楼的每一个病房,没过几句话的功夫,他们俩的病房门口就被陆陆续续过来围观的人群堵住了,水泄不通:
楼层其它病房的病人、陪护人员、值班护士……
“快去看,有人吵架了!”
“谁啊?在哪里?”
“啊?!是她们小两口!”
“平日里她俩进进出出,不都恩恩爱爱的吗?”
“是啊,他老公随时随地都陪伴在她身边,形影不离的!”
“她俩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它病房的病人们还在休息呢!?”
……
邱婆婆脸上写满了“尴尬”,上下两张嘴唇略略稀开一条缝,哭笑不得,微微飘出几句话,音量低低的,语速慢慢的,看似“语重心长”,实则是“瞻前顾后”:
“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好好说嘛,没必要动那么大肝火,年轻人嘛,火气大,都在气头上,说过了就算了!”
很明显能够听出来,邱婆婆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情是忐忑的,也夹杂着纠结:
她真切的知道,文小风和珊珊都“个性强硬”,一旦她俩“开战掐架”,绝对不会有谁会主动示弱,这样下去,事态势必会朝向“极端方向”发展下去,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她想上前劝阻;
但是另外一方面,她又担心,一旦她参与这小两口的“争吵”,“战火”会不会“蔓延”到她自己身上,那样一来,不仅没有帮上忙,反倒引火上身,殃及自己无辜,适得其反,
就是在这样纠结、忐忑不安的状态下,邱婆婆弱弱的“发声”了,
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矮小的老人,半弯的腰背,却还努力的抬起着头;苍老褶皱的双眼,此时却亲润着些许泪光——忧伤,惆怅,焦急,善良。
文小风愿意相信,她说这些话是出于善意,是想缓和一下他和珊珊的情绪,让他俩都冷静下来。
但是文小风在听她老人家这段话语的内容的时候,却从中捕捉到了另外一个“信息”,准确的说,应该是:
长久以来,压抑在文小风内心里面的那个敏感的“心结”,被邱婆婆这段话里面的某几个“词语”,所触碰到了——
“说过了就算了,”
“年轻人火气大,”
这几个“词语”,每一个字都好像是一根“银针”,每一针都扎扎实实的刺进了文小风的内心,不偏不倚,正中把心,而且针针见血,让文小风听过之后,无比“挣扎”:
“都是年轻人,火气大,”
“说过就算了,”
……
文小风站在珊珊的床脚旁边,距离病房门也就一个转身一跨步的位置,呆呆的,怒火中烧着,百感聚集着,
他努力的“搜索着”刚刚听到的一切语音,脑子里飞快的“旋转着”,他试图从中寻找到有用于当下的词汇……
但是,一无所有,无一有用,
唯独邱婆婆说的那两句话,还在他脑海里回荡。
门外的“非议”依然没有消停,
文小风却进入了自己的“思维画面”,虽然也就那么几秒钟的时间,却“定格”他接下来的“选择”:
在文小风心里,他“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他很清醒自己“并不是因为年轻气盛而火气大”;他也清楚,珊珊和他之间的问题,也并不会因为现在的“吵闹”就能够“说过去就过去”。
这么几年的婚姻生活,让他真切的感受到他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他需要的生活是一种“稳定的状态”,一种最起码,每个月的开支能够“收支平衡的生活状态”(他早就不奢望每月还能够“小有结余”了),即便是一年之中的某一个月份出现特殊情况,家庭财务出现“入不敷出”,他也能够接受;甚至是,这种“开销太大”的月份出现两次,三次,他的“年收入”也还是能够承担,至少全年的家庭财务收支能够平衡。
但是,现实并不能如他所愿:
一年之中,几乎有十个月以上,文小风是生活在“负债”的“阴影中”,他的“工资卡”里面显示的“余额”,永远都是“0”,
如果只是卡上没有钱,而又没有额外的家庭开支,那对于文小风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大不了就“多熬几天”,等下个月“工资上卡”,生活也就照常“周转开了”。
偏偏珊珊的每月花费都可以轻而易举的超出文小风的当月收入,而且这些消费,并没有用于“家庭必要开支”,这让文小风很是恼怒:
珊珊每月的主要项目就是“首饰”、“项链”、“串珠”……装饰物品,
一颗“潘多拉”的“k金珠子”,“会员价”就是1500元/颗左右,“k金”含量高一点的珠子,价格则更高,或者两三千元/颗,甚至五六千元/颗;
一条“tous熊”的项链,“基本款式”的价格也在2000元/条左右;
另外还有,绿松石手链、蜜蜡手串、南红玛瑙手串、k金戒子……
珊珊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到是“很高”,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凡是“美丽可爱”的“饰品”,一旦被她“看中”,必定“收入麾下”,
之后,她还会若有惋惜的“安慰”文小风:
“哥哥,你看,多划算,只有我们会员才能享受折扣,你看我又'省'了多少钱,我是不是很能干?!我是不是很'会过日子'!”
其次,珊珊时不时的还会“见缝插针”,“顺势就势”的“轻描淡写”一句:
“哥哥,每个节日我都要'礼物',每个'纪念日'我都要礼物,每个礼拜你都要给我买'礼物'!”
乍一听,她是在对文小风“卖萌示好”,
然而文小风却明白,这些话就是“不折不扣”的“消费标准”、“目标需求”——非卖不可!如果不买的话,珊珊是不会“心甘情愿”离开“柜台”的!
对于珊珊的要求,文小风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没有什么“问什么”,
谁叫珊珊是他的老婆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