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才见故王宝 又添新客魂(1)(2/2)
“大姐,真亏你能想到这里啊!”白卯儿一面看着正在将“冰包子”打碎的吴小刚,一面向着大姐感叹道。
白卯儿当然已完全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件事说来其实十分简单,这“冰包子”和其下方封洞的冰块其实是一个整体,“冰包子”只不过是其中凸出地面的一截。因为这“冰包子”四下环树,只有在酉时照得阳光之时,上面的覆雪才会化开。而因其底下有如此厚重之冰,自然比别处还要寒冷,化开的雪水又立即被冻成了“冰包子”的一部分。
之后山风一吹,又将四下的薄雪吹起将这“冰包子”再覆盖住,到得第二日酉时又被日照所融,如此循环往复,这个“冰包子”便越来越大。
德广禅师先前显是在登上这天璇峰时,发现了这奇妙的冰封小洞,便砸开“冰包子”,将铁盒藏于洞中,之后又用雪水灌注,洞口自然又冰封起来。
虽说德广禅师肯定也无法以人力做出“冰包子”的形状,但以其生前最后一次离寺的时候来算,其藏起此物距今至少也有五年之久,此处如此日复一日的化雪冻冰,再冻出这么一个“冰包子”也不足为奇。
但这件事如今说来虽十分简单,只凭“心猿今定矣”一句提示就能想到这一点的,也就只有王月君一人了。
其实王月君本来也没想到这点,她甚至开始也没想到究竟是什么事非要在酉时才会发生,她只是因为后一句“回首拜西天”的缘故,才认为此事可能与“酉时的太阳”有关——要知酉时既被称作“日入之时”,酉时的太阳当然也正是在那“西天”之上。而那“回首拜西天”一句虽是用以代指西天山,但德广谜题本就是多关之语,同时作为前一句的提示之用,当然也完全说得过去。
只是王月君虽想到此事可能与太阳有关,但直至她昨日在那峭壁悬洞中发现那片天山玉莲之前,却始终没能想到“日照融雪”这件事情上。
这当然是因为这天璇峰上根本就没有太多雪的缘故。要知天山西脉本就水源不甚丰厚,何况西天山七峰虽高,毕竟还不如葱岭,就更不用想和东天山的那些擎天雪峰相比了。
于是此时虽已到了仲秋之日,这天璇峰也都只有峰顶附的方圆半里之地,才是白雪皑皑的一片。
而到了春开夏至之时,这些雪可能还会少得一半。这也是天璇峰峰顶非但不像那些擎天雪峰般寸草不生,反倒还能长着许多参天古树的原因了。
可这又与那片天山玉莲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天山玉莲却与那些参天古树并不相同,其既是雪莲中最为珍贵的一种,反倒只能生长在极寒的冰雪之中。
而这天璇峰连峰顶都说不上“极寒”,为何半山腰的悬洞之中反而有那么大片的天山玉莲?
玉莲能在那悬洞之中繁盛,是因为那悬洞确实十分寒冷,其洞底的积雪、甚至比这峰顶之处还要厚。
而这点正是那悬洞既深且绕、洞底终年不见日照所致。王月君想明这点,终于也想到这件“日照融雪”的事情上。
王月君想到这点之后,那这天璇峰上“没有太多雪”反倒成了方便的事,于是她今日攀山之前,便在山下看准了山头有雪之处,又算好了太阳于酉时直照山间的位置,然后便带着白吴二人,直奔这“雪包子”的所在之处而来。
之后当王月君看到那个“雪包子”的模样、以及四下树荫的位置时,终于便全然明白,这里便是德广禅师最终的“藏宝”所在,此处既然只有酉时才会得日光将覆雪化开,平时看着当然也就是一个普通的雪堆,这便是谜题限定酉时的原因了。
只是以王月君想的如此透彻,她三人当时也可以不等酉时便唤刨开覆雪、砸洞取盒。但要知王月君此番“寻宝”虽多半是为了白马寺僧人,也有一小半是为满足白卯儿的好奇心,何况她三人自六月初离开白马寺,至今日已花了两个多月,自然也不差这半个时辰,于是便唤白卯儿“不要着急”,好教白卯儿能在这“雪融宝现”之时更加激动。
白卯儿在方才的雪融宝现之时确实已激动不已,但更要她激动的是,当她家笨蛋将洞底的三个铁盒都取出来,她的大姐又将打开铁盒的“任务”交由她来完成后。她打开第一个铁盒,发现了白马寺的拳掌绝学《伽蓝慈悲掌》,打开第二个铁盒,发现了白马寺的内功绝学《百八烦禅功》,打开第三个铁盒,发现十数支机簧毒箭忽然便向着她的面门打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