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得闲逢贼子 遇巧救书生(3)(2/2)
这句话并不是谁说的,但三人显然都是这么想的,她三人对望一眼,忽然又都不禁苦笑起来。
她三人正是同时想起那个去报官的书生,不知这华容县的官老爷们,先是听那书生说起仙女相救之事,又来此看到这般惨状情形,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
“大胆艾严,竟敢胡说八道,消遣官府,本县本该判你个造谣生事之罪,把你关入大牢,流放他乡。但看在你多年寒窗苦读,难得考中本州举子的份上,本县就网开一面,罚你五十两银子,就当向方才白跑一趟的差人们道歉。”华容县公堂上,县令符杨拍了拍惊堂木,向着立在堂下的书生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符杨说此话时虽是一副“公正廉明”的模样,但旁听百姓谁都能听出来,他只不过一是想趁机捞些银子,二是给这已是举人的艾严卖个人情,万一这艾严中了进士,做了高官,还得感恩于他。
“这、这……”那艾严结结巴巴,却始终说不出话来。他首先就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了“造谣生事”,何况就算这县老爷已从轻处理,可他从哪里寻得这五十两银子来?
“怎么,艾孝廉还舍不得五十两银子吗?”那符杨眯着眼说道。
原来这“孝廉”一称本是人们对有举子功名之人的敬称,只是这符杨前一句还称“大胆艾严”,这后一句忽然又换做了敬称。其言下之意,显然是想告诉这艾严:你既然有功名在身,自然是该立即交了钱进京赶考,切莫为了五十两银子而“因小失大”。
这艾严虽怎么看也不像是能拿出五十两银子的人,但要知符杨自己当年便是贿赂考官得来的功名,只道天下之人都与他一般。他见这艾严既然能考中荆州举人,还道其这副模样不过是为了沽名钓誉,故意装出来的罢了。
那艾严无可奈何,正想行礼讨饶,但他手一抬起,便只觉手上多了一物,低头看时,竟是一大锭银子。
那艾严愣了一愣,立即便东张西望起来,但依他的眼力,如何能看到可疑之处。
“艾孝廉果然是个明白人。”那符杨笑呵呵的说道。他只见艾严一抬起手,手上便多了一锭银子,还道其是从自己身上摸出来的,立即便唤差人从艾严手中取过银子,呈到了他的面前。
那艾严仍在东张西望,忽然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自言自语的说道:“对了,一定是仙女娘娘给我的。”
……
如果不考虑王月君究竟是不是“仙女娘娘”的问题,那这回艾严猜的并没有错,他手上的那锭银子,确实是混在旁听百姓中的王月君施展绝顶轻功递在他手上的。王月君此次用上了真本事,莫说艾严能有所查觉,就连微风都不曾刮起。县衙中的其余众人,就更是毫无知觉了。
但比起艾严先前在思考这锭银子是从何而来的疑惑,王月君此时心中更是十分奇怪。
她来县中寻找这当时还不知其名的书生时,分明叮嘱了吴小刚和白卯儿,要看好贼人的尸首,等着华容捕头前去查看。
那些捕头如果因为众贼死状震惊,甚至怀疑是那艾严有所隐瞒,那都不难理解。但方才那回报的捕头,说的却是艾严胡编乱造,根本没有什么贼人,实是大出王月君意料。
难道那背后之人竟有本事在白吴二人的眼皮底下毁尸灭迹?甚至如今二人是否还安然无恙,都是个问题。
想及此处,王月君不禁心下一寒,身形一展,立即又掠出了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