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北宋之逆天系统 > 第七十章 朝堂诸公轩如霞

第七十章 朝堂诸公轩如霞(1/2)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 带我穿梭平行宇宙的闪电球 梦转千年我为皇 木叶之最强肉遁 日常系大侠 超级巨鲲分身 精灵世界的聊天群 修炼我靠玩游戏 我有一群地球玩家 重生八零美食开道

“官家,我要弹劾王副相!”这是蔡京复相后的第一次御前中枢会议,与会的除了政事堂几位相公,还有枢密院使童贯,三司使董方,户部副使刘伯阳以及度支副使、盐铁副使等几人。一开场,蔡京的这一嗓子让众人举目,王黼却面色惨白。他知道蔡京一上台第一个对付的肯定是自己,谁让自己当初一上台就打着清算的旗号把蔡公此前的种种治政措施悉数废除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蔡京居然如此急迫。

“官家,我整理前段时间的政事堂文卷档案,发现弊端众多,岁赋疲乏。”蔡京站在众人最前面,面对着官家,扬着手里的文卷,气宇轩昂,根本不像七十的老者,“这是政和七年五月到政和八年三月的各路转运司的上报,不忍直视,稀烂一片!”

蔡京的声音无比洪亮,他以两淮路为例,去岁多少岁入,今年又是多少,地方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亏空多少,数字列举得清清楚楚,就连对数字最没感觉的白时中都能听出,王黼治理下,两淮路已经被折腾成一滩稀泥了,以前还是国朝的粮仓,现在却成了个大坑,需要其它地方的钱粮来填。

可是其它路的情况也不容轻视,蔡京乘热打铁,以京西北路为例,列举了在王黼的乱政以及李彦的暴敛下,各州县已经几近崩溃,百姓们纷纷弃田出逃,土地荒芜。没人种地,西城所和世家豪强们搜敛了再多的田地也没用。没有粮食出产,地主们都抓了瞎,朝廷的岁赋自然就交不起了。

两淮和京西、京东诸路,百姓疲惫,各自奔逃,自然会引起了连锁反应,逃跑的就不要说收他们的岁赋。留下熬日子的,他们的生活更苦,不仅要交自己的岁赋,还要帮那些逃走的人“补缴”,如此压榨下,连基本温饱都保证不了,民力已经被压榨至极限,说不定哪天这些人也会变成流民,甚至暴民。

总之,政和八年以来,中原诸路已经民生凋敝,疮痍满目,哀鸿遍野,瑟瑟凄凄,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王黼。

蔡京这一炮打得王黼晕头转向,尤其是这位蔡相新学会的招数,“以数字事实说话”更是让王黼无从辩驳。这一招可是刘伯阳的独门绝招,怎么老蔡头也学会了,难道这两家真的合流了。

王黼看着堂上口水直飞的蔡京,还有站在旁边不动声色,如泰山劲松的唐国维,以及站在众臣中,雄壮挺拔,神态卓越的刘伯阳,心里已经凉了,他长叹一声,除冠拱手站立在一侧,等候官家的发落。

“王卿才干不足,以后在政事堂多看多学吧。”官家默然了许久,这才开口。众人听了,知道王黼以后一段时间里在政事堂就跟门窗上的贴纸,纯属摆设了。

当头给王黼一棒后,蔡京转过头来赞许刘伯阳:“官家,臣查阅诸事,唯独市舶总司的舶税,月月见长,政和七年数月,舶税入六十九万贯,政和八年预计可得舶税一百五十万贯以上。”

说到这里,旁边的三司使董方连连抚须点头,要不是有刘伯阳这些舶税支持,他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刘安明又整顿海运,调节市舶关税,以利诱使海内外商人从越李、占城、真腊运得大量粮食入海州、江阴州,换取茶叶瓷器以及棉花,两淮一带原本因为春旱夏洪等天灾暴涨的粮价,应声而落,各州县得以顺利购粮赈济灾民,活人无数。”

这话说得没错,要不是刘伯阳用这一招利诱众多海商运粮食到两淮路,原本已经暴涨到十倍的粮食也不会降到了“区区三倍”而已。有个这个“低粮价“,各州县官府才能筹集钱财,购买粮食用于赈灾。当然了,这自然就损害了那些囤积粮食图谋暴利,大发国难财之人的利益。但是这些人的主要靠山是王黼和李彦,靠山都已经凉了,他们怎么敢胡乱说话。要是再敢嚣张,各州县自然会发落他们,趁机抄了他们的粮食赈济灾民。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流民,甚至出现暴民,各州县是要吃挂落的。事关官帽子,各州县自然会自有打算了。

刘伯阳连忙站出来拱手道:“回禀官家,能够赈济灾民,活人无数,臣下只是出了微薄之力,关键是蔡相一手建立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等组织制度,才能救济百万灾民。”

众臣在下面听得都腻歪了,知道你们两家联手了,用不着如此明目张胆地“商业互吹”吧。

继续讨论政事,蔡京的确是有魄力手段,一二三四列下来,事情按轻重缓急安排地妥妥当当。唐国维在一旁则时不时插言几句,指出问题疏忽,正切中关键要害,并给出了有效建议。蔡京也是从谏如流,欣然接受。其余的副相则成了点头相公,嗯嗯嗯,不错,不错!两位大佬说得很对。

看到首相和次相如此配合,三下五除二把此前争吵了两三个月的政事一次性厘清,官家心情舒畅多了,这政事还要靠蔡卿这样的老臣打理,才能这样雷厉风行、井然有序。而阿国也出手不凡,不落下风,想必以后自然能够制衡蔡卿,不让他一家独大。

蔡京理完主要政事,又开始处理地方上的重要事情。

“官家,两浙睦州有邪-教,名曰食菜教,行素食,奉异端,处事诡异,囤积兵甲,自置官职,不臣之心昭然可见。睦州、两浙帅司,甚至明州市舶司、巡检司都上书过,皆被按压在政事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