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鲣节(2/2)
具体他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谁说过这么一嘴,要制作上好的鲣节需要反复生霉与晾晒3-4次,直至水分降至15%以下才算合格。
而这个制作过程更是要要持续半年左右,一条魁伟的鲣鱼重量最终只剩原来的五、六分之一,脂肪消减,鲜味浓缩。
如果将鲣节刨成薄片就成了“削节”,也就是鼎鼎有名的木鱼花。
听完他对鲣鱼的一些了解后,资历老的渔民笑了笑道:“你说那种鲣节,是焙干步骤结束后的鲣节,其实就可以用来售卖和食用的,这种鲣节称为“荒节”。不过和后面枯节相比,荒节含水量还比较多,质地柔软,不算真正的佳品。
在完成修型步骤结束后的鲣节称为“裸节”。而在修型之后,再经过生霉和晾晒的鲣节称为“枯节”。
用优质鲣鱼、历经多次生霉和晾晒制成的鲣节称为“本枯节”,价格也相对较高。
现在生霉和晾晒三次的做法比较常见,很少有鲣节做到四次。一般我们经过完成生霉和晾晒后就可以出货,个别厂商会再将鲣节熟成一段时间,增加风味,有时整个周期可以长达两年之久。”
资质老渔民对鲣鱼食材熟络于心,和他那是侃侃而谈。
“你对鲣鱼怎么这么了解?”渔民好奇道,刚才他那翻话明显像是熟悉鲣节的人说的。
“哈哈,我以前就是做鲣节的。”
“怪不得呢!”
船上两位渔民一根烟抽完,围网差不多也快要出水面了。
网里的鲣鱼个个都在往上跳,鲣鱼跳跃的高度远远高出围网上提的速度。
“让子船帮忙围住网,升这么慢,鱼都跳没了!”向小园看着海面上的状况,对一旁的船长说道。
这一条条跳出去的鱼,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最终在子船协调帮忙下,围网的范围被渐渐缩小,直至全部被收到了船测身边起来。
“进去几个人,把鱼钓上来。”船长这次没等他提醒,率先安排了几名渔民进围网里,把鲣鱼挂在船上放下来的锁钩上。
鲣鱼体型虽然没有蓝鳍黄鳍体型大,不过起码也有五六十公分长,随便一条重量都在10斤到20斤,大者更是在30斤开外。
除了在外面必须要控制设备啥的,大多数渔民全部下网里面,开始忙碌起来。
这是一份既辛苦又危险的工作,渔网里面可不仅仅只有鲣鱼,还有追捕鲣鱼为食的鲨鱼
更有甚者鲣鱼跳起来若砸到人身上,2、30斤的重量,一般人也吃不消啊。
被捕捞上来后的鲣鱼,几个手脚利索的,立刻开始料理起鱼来,处理完后的鲣鱼被运输带送进零下60度的冷冻库里保存起来。
向小园看着一条条处理完善后的鲣鱼被运进冷冻库后,心里十分满意,张腾不是要金枪鱼么,出海第一网就捞到近2吨的金枪鱼。
只要他的订单在,金枪鱼捕捞到了就不愁卖不出去。
“给我来一条!”向小园对船边的渔民说道。
听到老板要抓住,渔民连忙把手上的鲣鱼递给他,鲣鱼这会儿还是活蹦乱跳,当向小园手抓住鱼尾的时候。
仿佛一道电流划过身体,整个身体不受控制的颤动起来。
原来鲣鱼正在疯狂的摆动着身体,他手搭上去的时候,整个人也跟着不受控制的颤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