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司马懿初见曹操 汉献帝得入许昌(三)(2/2)
曹操与袁绍不同,袁绍的顾忌在于不想被刘协在一旁指手画脚;曹操则在于拥立刘协回洛阳的那一群西凉人,如董承、韩暹、杨奉等人,他们现在一个个都是朝中重臣,董承把女儿嫁给了刘协,自己成为了国丈,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皆假节钺。这要是迎立刘协到许县,一下子多出这么多顶头上司,还都是曾经的死敌,任谁都难以接受。
荀彧站出来力排众议道:“昔日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追随,汉高祖为义帝服丧而天下归心。自从天子蒙尘,州牧首唱义兵,只不过诸侯离心,未能成功。现若能迎天子至许县,既是众望所归,又能威服天下,于公于私,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望州牧慎思。”
荀彧所说皆是至理名言,可曹操依旧难下最后的决断,见众人都默不作声,曹操起身说道:“诸君暂且回营,迎天子来许县一事,不日将有定论。仲德,我有些私事与你相商。”
程昱见曹操并没有反驳荀彧的提议,同时又把自己留了下来,心中便已猜到七八分,当时的便宜之际,如今看起来真的是后患无穷啊,自己的后半生所背的这个包袱可是够重的。
“仲德,文若之言你觉得可行否?”曹操见所有人都离开大帐后,便试探性的问道。
程昱此时心道:我若说不,曹操你就会说有何不妥。我要接着说因为盗掘梁孝王刘武之墓一事,你肯定就会说这是我出的主意,让我去负荆请罪;我要说我与文若看法一致,你就会说盗掘王墓恐不容于天子,我还是要去负荆请罪,折腾来折腾去,普天之下就我一个坏人,这是要以死谢罪啊。电光火石间,程昱完全猜到了曹操的用意,他躬身行礼,不紧不慢地说道:“自明公兴义兵以来,皆为汉室江山,虽有不合礼法之处,但其情可悯。今天子就在洛阳,明公当如荀文若之言,奉天子以令不臣。如此一来,则汉室可兴矣。”
程昱几句话将过去的所作所为说得是光明正大,自己也推得是干干净净,曹操明知故问道:“知我者,仲德也。天子久不在关东,恐难知内情。若再有奸人从中挑唆,我也是百口莫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