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诗作(2/2)
韩威这么一喊,楼上的李柳儿不由得愣住了,反应片刻后方才盈盈一笑道,“奴家本来还打算听一听高公子平日里的诗作,只不过此时见高公子才华横溢,奴家实在不好再提出更多要求。”
而高处恭见韩威和范旻一味地针对自己的弟弟,心中早就不痛快了,于是皱着眉头看向韩威道,“威哥,我二弟既然已经对出来了,柳儿姑娘也亲自认可过了,你再说这种话是不是不太合适?而且我二弟怎么就是软弱男子了?”
高处俊见高处恭情绪激动地为自己出头,连忙在一旁拦道,“诶,大哥,你不必说了,既然韩威韩公子觉得我是软弱男子,作出的诗文都不够大气,那我干脆就如柳儿姑娘所愿,当众吟一首自己平日里的拙作罢了!”
“好!今天我倒要看看,你能吟出什么豪迈的诗作来!”韩威把袖子一撸,看样子今天是准备跟高处俊杠上了,“一定要吟一首你自己写的,千万别随便拿前人之作来糊弄!范旻可都在这儿听着呢!”
“呵呵……我这个人不怕献丑,既然写出了自认为还不错的东西,就不会藏着掖着。”高处俊将手指在桌上轻叩一声,看向韩威的目光瞬间带了一阵寒意,“韩兄,你听好了,品一品在下这首诗作到底够不够豪迈大气!”
其实唐朝之后,文坛上鲜有比较出彩的豪迈诗作,而“词”这种形式现在还没有普及,所以如果高处俊在这种场合下吟一首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词作,难免会被人挑毛病,因此略加思索之后,高处俊决定把李鸿章那首《入都一》拿出来震慑一下众人: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丈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笑指风花雪月事,男儿豪壮立九州!
因为李鸿章的这首诗最后一句暗指“东瀛之事”,与当下情形不符,所以高处俊便临时修改了一下,意指韩威方才嘲笑自己只会吟诵风月,缺乏男子气概,而这层意思,韩威和范旻自然都听出来了。
这首诗好不好?至少韩威和范旻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这首诗够不够豪气?韩威和范旻都认为如果这首诗称不上豪气的话,那就没有几首诗称得上豪气了。
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呢?韩威和范旻只有选择沉默了,而楼上的李柳儿则很给高处俊面子,在众人呆愣之际,第一个便带头鼓起掌来,“好一个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高公子志在四方,意气豪壮,奴家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