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开元盛世 > 第459章 有人谋反

第459章 有人谋反(2/2)

目录
好书推荐: 余生有你皆浪漫 魔弹双枪 网游之海岛战争 飞鸢九天 农女福妃别太甜 超级无敌道长 极品捉妖系统 重生之八零攻略 战神媳妇有空间 战联之命运之轮

正赶上忙乎的时候,那还不全乱了!

别的不说,真要是在路上走半个多月,除了必须紧急处理的政务外,全大唐的政务,就得停摆十六天!

但是得分人,分事!

十六天,时间看着不长!

天子返京,可不是你李老三一个人,打好铺盖卷,溜溜达达地回长安,是要带着整个中枢班子一起回去的!

你李老三,想这个时候“搬家”,这不是裹乱吗!?

总之,秋收过后的这段时间,正是全大唐各级衙门最忙乎的时候!

要是出点特殊的,比如哪里受灾了,哪里兵变了,还得调动一切资源进行补充……多说一句,这就是史书上常见的那个词汇——调和阳!

这还是一般的况。

政事堂再根据全国各地的实际况进行分配,粮食,归司农寺,布匹,归宫中或者户部,劳役,考虑到有没有全国的工程,如果有,征调……

户部统计全国的数字,做好数据分析,上报政事堂。

全国州县都把这些工作弄的差不多了,再上报给户部。

州衙门,等县衙门汇总出来结果之后,汇总归汇总,还得派人去清点,不能下级部门报多少就是多少,好歹得有个监督的过程,一切顺利还好,要是数目不对,或者弄虚作假,还涉及到司法部门的介入……

县衙门,向所有百姓征税,租庸调,不是粮食、布匹,就是劳役,涉及到数目清点、储藏运输,数据汇总……那真是要多麻烦有多麻烦……

但是,现在正是各级政府忙乎得要命的时候啊!

秋收是完了,老百姓辛苦一年,总算是能喘口气了。

为啥?

张九龄一听就急眼了,想早回去,门也没有啊!

既然这样的话,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准备准备了?

我想着,咱们早点回长安吧,赶在十月初一之前!

今天这都九月十三了,秋收早就完了……而且,谢三郎这一趟差使办得好,肯定能在十月初一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现在没有这份担心了吧?

你们以前拦着我,不让我会长安,说什么天子一动,仪仗、官员、随从,零零碎碎的,加一块好几万人,虽然是走驿路,却也对沿途州县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尤其时间,那是八月份聊的这个事,当时正秋收呢,各地官员都忙乎着这件事,不好让他们沿途招待,再者说,也怕这好几万人过境,一个不注意,容易踩踏了庄稼……

然后,李老三就跟张九龄说了自己的想法。

既然这样,不如就……早点回去……?

李老三自己盘算着,谢三郎的能力这么强,沿途的行宫,应该也安排得差不多了,有他在长安城坐镇,半个月的时间,整饬宫城应该没啥问题吧,再不济了,他贵为天子的居所,也能收拾出来了吧?

现在呢,由于谢直“出色的工作”,李老三的贪婪就犯了,他想早一点离开洛阳宫城,起码在入冬之后,在洛阳宫城一天都不想多待!

以前,满朝文武同意他返回西京长安,他就满足了,具体的时间,十月十五……行吧,左右不过半个月,忍忍就过去了。

李老三也是贪婪的。

人就是这样,得陇望蜀、得寸进尺……各种词汇都用说明人的本,贪婪,天子,虽说是老天爷的儿子,但是他先得是个人,然后才能给老天爷当儿子。

在他的认知中,洛阳宫城就是闹鬼,而且一到冬天,就越发得严重!

呃,反正不管真的假的吧,人家李老三,就是这么想的!

他之所以想早早回归长安,就是嫌弃洛阳宫城闹鬼……

要是能早点回去就好了,因为过了十月初一,可就入冬了……

现在看着,十月初一肯定能完事……

原来定的子,是十月十五……

这就不由得李老三不动心了。

砍了十八个……不是,把事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果然,谢三郎没让他失望。

所以,李老三对谢直在长安掀起来的腥风血雨,表现得特别佛系,折腾去吧,能把差使办好了就行……

砍了就砍了呗,谁让他们出宫瞎折腾来着?!再说了,人家谢三郎,在自己面前,都敢“大铁棒子”抡牛仙童,如今到了长安城,那是真正的“天高皇帝远”,又有着“钦差”的份,还不可劲折腾那些宦官啊?说实话,谢直出洛之前,李老三都做好了长安宦官被砍的心理建设……只要别把边公公和留守太监王公公砍了就行,砍了他俩,没人干活了……

至于什么砍了十八名出宫办差的宦官,李老三都没当回事。

传递过来的最新消息,谢三郎已经到了长安城,开始看着边公公和长安留守太监王公公,看着他们整饬长安宫城了。

仅仅十六天,也就是个正常赶路的时间,人家不但到了长安城,连带着把沿途的行宫都安排了。

跑的也快,事办得也快!

最关键的,是,快!

具体到谢直的作为,李老三一看,怪不得张九龄他们这么维护这孩子,这谢直确实是个能臣啊,感不光会办案,也不仅仅会在金銮上顶撞自己,办起事来,还真不赖!你看这一趟回去吧,既然没有扰地方,也把事儿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这个时效,要是在后世,黄花菜都能凉了,但是在大唐,那就还真是不算耽误了。

也不多,十多天,

谢直八月十三离开洛阳城以后,一路上如何行事,都有人原原本本地向朝廷汇报,在洛阳,是金吾卫上报,在沿途,是地方官员上报,到了长安城,有是金吾卫上报……这么说吧,谢直带队出洛,途中的一言一行,基本都能原原本本地汇报到李老三的面前,只不过是时间上稍稍滞后而已。

至于李老三为啥又萌生了早点回长安的想法,呃……这个还得说到谢直的上……

两个人就因为这点事,闹得非常不愉快。

张九龄当然不干啊,这是天子返京,又不是老百姓从东屋走到西屋去,哪能那么随便?

明明定好了子了,李老三却想,要不,早点回去?

其实早就商量好了,别看当初给谢直的旨意是让他在十月初一之前准备好一切,其实暂定的天子返京期,却是十月十五。

这也不能怪人家张九龄。

李老三想早点回长安,张九龄拦着不让。

还不是什么时候回长安这点事儿……

因为什么不满?

他对张九龄不满。

为啥?

李老三正在发脾气。

说白了,这就是一帮朝廷大佬,在一块儿商量商量事儿……

除了李老三之外,就是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这几位政事堂的相公,还有,御史台老大李商隐和尚书省左右丞,严之、王维,都是大唐政务的核心人员。

难道长安有人谋反不成!?

李老三和张九龄,现在了顾不得置气了,相互看了一眼。

“来人何在?速速带过来!”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