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共仨(2/2)
县尉六人,从八品下。
欸,等会!
谢直一听就惊了,县尉有六个!?卧槽,哪来这么老些?人呢!?
罗县令闻言就是一声苦笑,实话跟你说吧,我这上任也有一年了,就没见过他们!
谢直顿时目瞪口呆,什么情况这是!?
原来,大唐朝的县衙设置,也仿照了朝堂上的设置,朝堂尚书省不是有六部吗,县衙就有六房,和六部一一对应,而京县作为大唐首都才能设置的县,在编制上有很大的倾斜,具体而言,光县尉就来了六个,分别管理县中六房的具体事务。c∮八c∮八c∮读c∮书,⌒o≈
谢直就有点又不明白了,据他所知,县尉这种职位,不应该是公安局长吗,主管一地司法刑狱就得了,怎么还管着其他事情呢。
罗县令却摇头,县尉这个职位,按照大唐的官方解释,其职位的主要职责,“亲理庶务,分判诸曹”,可没说仅仅管理司法刑狱,也就是一般的县衙编制有限,只有一个县尉,这才让他管理刑狱司法这种比较重要的事情,久而久之,才造成了县尉只管刑狱司法的错觉,事实上,县尉之所以被尊称为“少府”,就是因为他是直面县中各项具体事务的,实权仅次于县令罢了。
谢直听了,不由得点头,行,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但不知其他同僚何在?谢某初来乍到,正要拜访诸位前辈一二。”
罗县令一摇头,没告诉你吗,我都没见过!
为啥!?
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大唐在京县设置的编制不少,其初衷是希望这些县尉能够精诚合作,把首善之地管理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人一多,事就多,相互之间还带着点争斗,时间一长,这帮子县尉净打架玩了,谁也不实实在在地干工作了。
这咋办?
朝堂之上也不知道哪位才子给出了个主意,要不,咱就安排点不管事的去吧,他既然不愿意管事,自然也没有啥利益诉求,没有了利益诉求,自然也不会龙争虎斗,省得把好好的县衙弄的乌烟瘴气的……至于工作,不是有县令吗……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