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格(2/2)
所以太宰治是一个矛盾的人,不,应该说是世人都是如此。
世人,难道不就是自己眼中的人吗?尽是如此,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不顾他人之利,这难道不就是所谓的世人吗?
这是太宰治所理解的世人,也是我所理解的世人。我在文中看见了他,他并未瞧见我,只是偶尔听到一些言语在他的房间不时响起,那是一种同情,也是一种敬仰。
而之《失格》一书而成,人亦逝于九泉之下,虽不知后世语,也有快然解脱之心,便是我所希望着了。
不过,生死之间,人皆有不同之见。我偏不喜太宰治放逐自我之生活,既然后记之中亦有生气,而自我寻死,为其怪也。
而察日本之风气,以死为独特之美学,如菊花版而逝,只留几片残叶,倒是我所无法理解的事了。
而观太宰治之一生,似受家庭影响颇深,而后几次自杀,均未死。而在自杀途中,一女而逝,便是他终生所无法忘却的。
也许,他已想过如何了结自己的一生,想为自我赎罪。
但既然写书供世人以观,应该也有一种教化之意。所谓的人间失格不过只是一句自我放弃之语,并非不能为人,我想太宰治之语,应是如此。
人间冷暖很难说清,常有悲喜,亦有善恶之为。但人既然为人,那便好好地做好一个人,这是太宰治所希望的。
也是我接下来,所想做到的,便是在这人世之中,好好的做好,应该被称作人的东西。
斯人已逝,其文百年流名于世。余自读此书,常怀念此人,今日作文,以纪念此人,望太宰治泉下之灵勿怪。
人间失格,便是世人之悲欢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