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除夕夜的钟声(一)(2/2)
而事实是,就算打,也打不过,别看张倩文只比他大4岁,个头却比他高了半个头,足足有165cm,在同班一众女生面前如鹤立鸡群。张博文有时候就在纳闷,她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大家吃的都是一样的,凭啥她的个头就那么高?想来想去,最后也只能归咎于张国庆偏心,把个高的基因只传给了姐姐。
夜已经渐深,窗外的炮竹声更甚,不绝于耳,千家万户都齐聚在饭桌前迎接新年,互诉衷肠。中国人对于春节的重视可谓是众节之首,而除夕夜则是重中之重。
年长者盼望着一年到头与子孙们难得的团圆;年轻人期待着与家人朋友们的欢聚;对于孩子们来说,意味着美食、新衣服、压岁钱,各取所需其乐融融。
接完奶奶回家的张博文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被张国庆喊着一起来到了楼下,这是每年除夕夜饭前的例行安排。楼下的空地上,已有不少处已经燃烧殆尽的灰烬,用枯木枝在地上象征性比划上一个圆之后,张国庆打开了随身提着的其中一个塑料袋,里面是满满的黄纸、各种面额的冥币、元宝......
从懵懂记事开始,张博文每年就随着父亲一起在除夕夜祭祖,他熟练的接过袋子,蹲下身,顺着父亲画的圈,将一张张冥钞置于引燃的黄纸上,摇曳的火苗迅速吞噬着,火势渐旺,浓烟熏的张博文有些呛鼻,还有些发热,他嘴里念叨着的,是已过世的长辈们的名字。张国庆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在张博文未懂事之前,主要的工作还是他来做,随着张博文年龄的增长,张国庆已经慢慢演变成了一个“第三者”的身份。
火苗逐渐变小,最后在一片废墟中,只剩下零星的火星,行完礼之后,张博文起身,接下来的工作需要张国庆来完成。他示意张博文躲开,然后用嘴中未燃尽的烟头,将早已排列好的炮竹和鞭炮点燃,炮竹顺着洞口一个个依次冲天而起,在空中炸裂,碎屑横飞,鞭炮则迅速的在地上炸开,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一瞬间空气中弥漫着的都是浓浓的火药味,张博文很喜欢这种味道,对他来说,这就是年味。
一家人在张国庆和张博文入席之后,终于整整齐齐地坐在了一起。饭桌上是何明兰精心烹制的菜肴,大鱼大肉是少不了的,鱼还得做两道,一道是用来吃的,一道是用来剩的,寓意“年年有余”。还有自家腌制的咸货,满满当当摆了一桌,任君挑选。
张国庆给自己斟上珍藏的白酒,也给何明兰倒了一点,剩下的祖孙三人,也都各自给自己倒上了饮料。
“新年快乐。”张国庆作为一家之主,端起酒杯开了个头。
“新年快乐。”五只手从不同的方向聚焦圆桌的中央,这轻轻一碰,碰的是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奶奶,我祝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张博文笑嘻嘻地说。
“奶奶,我祝您新的一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张倩文也不甘落后。
“好好好,都好,也祝你们新的一年能够有好的成绩。”奶奶满脸堆着笑容,慈祥地看着这两个孙辈,从怀里掏出两张压岁包,递向了他们:“都有,别抢啊。”
“谢谢奶奶。”张博文和张倩文接过红包,几乎是异口同声。
“爸妈,我祝你们新的一年,笑口常开,心想事成。”
“爸妈,我祝你们新的一年,事业顺利,步步高升。”
“你们呐,新的一年让我省点心,我就能笑口常开了,拿去吧,省着点花,用完了我可没有了啊。”何明兰也带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红包,递给了姐弟二人。
“谢谢老妈。”两人心满意足地收下压岁包,然后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张国庆:“老爸?”
“你俩还不知足了,我都上交了,我还想要红包呢”张国庆一脸生气地说。
“哈哈哈哈。”一席话逗笑了众人。
“饺子来咯。”何明兰从厨房端出一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水饺。
“哦,吃饺子咯。”张博文和张倩文端起自己面前的碗,比赛似的抢夺锅里的饺子。
电视机里放着一年一度的春晚,时不时赢得满堂喝彩;荧幕前一群人推杯换盏,看着节目聊着家常倍感温馨。这是除夕夜所有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无论你身处何地,无论你富贵贫穷,大抵逃不过团圆二字。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