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倾诉衷肠(2/2)
“好,我也不是公子,兄台且称我柴进就是!”
话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了,那杨志的眼睛又一次亮起来,在暗夜里显得十分特别,柴进心里也着实吃惊不小,看来这杨志也有一定的内功,这可是御枪的重要根基,所以要是他苦练不辍,假以时日,必将重兴杨家枪之威名呢。
“尊驾莫非便是有当世孟尝君之誉的沧州小旋风柴进?”杨志急不可耐地问道。
柴进既然被他一语道破,便也还他一句:“正是在下。足下莫非便是原东京制使,江湖人称青面兽的杨志兄台?”
两人这么一说,就好像早先就已认识,当下皆大惊喜。不久到了小镇,就住了客栈,由于谈得投机,就同住一间房,然后在酒楼痛饮,回屋时还带了酒回来,继续饮而倾诉心事。
其实在饮酒期间杨志并不太主动,后来他说曾因喝酒误事而饮恨,故后来每逢饮酒之时总是不能放开,也因此事常让二龙山当家的鲁智深和武松兄弟说劝多次。这时他顺便就说了二龙山的情况,话音里头却透露了彼处虽好,却终非长居之所之意。
杨志没有说为何喝酒误事,柴进也不问,不过柴进还是问了,杨制使为何不在二龙山,却会身在此处。
这时柴进方才知道杨志之所以狂奔而至黄泥冈,是由于昨日午后假寐之时,突然一梦惊觉,梦见祖上责备、杨志给祖宗抹黑丢脸,尽丧杨家忠臣英名。醒来梦境如新,历历在目,顿时心头自苦不堪。
那时刚好鲁智深和武松喝多了酒,正在酣睡,便提枪上马出了寨门,一路狂奔,无意间发现到了此地,往事不堪回首,可是偏偏又挣不脱那网,痛悔当日,杨志不得相饶自己,本欲自绝,却不想无礼于大官人。
杨志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先前杨志迁怒于大官人,本欲挥枪泄愤,自以为不消片刻即可惩治多事强徒,却不料对手枪法了得,乃平生所罕见,这时再想到自身潦倒穷途落草为寇,而今威震天下的家传枪法到自己手中,竟然变得如此不堪一击,于是一时之间万念俱灰,就想借兄长之神枪,了结了杨志飘蓬余生……”说到这里,这位铁铮铮的汉子,竟然泣不成声。
眼下这光景,酒自然是喝不下去了,柴进这时发挥了自己设身处地、体察细微之长,对杨志多番劝慰,而且重心不在安慰,让他抛开愁绪,却是言之凿凿,明确指出他自有一片前程。
“柴大官人,你刚才说什么?你说我杨志他日还可以挺枪拍马驰骋疆场?”杨志听到柴进煞有介事这么说,他不能不奇道。
“不错!兄台一定能的!你是精忠报国杨家将之后,你的祖上为大宋征辽,立下汗马功劳。兄台你也不差,他日征辽也有你的一份功劳!所以你绝不辱没杨家男儿的志气,又何来无颜愧对祖上?”
“是吗?柴大官人,真的是这样?”
“当然,我柴进几时说过假话?”
“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让心里总是充满了希望,多想着帮助别人,多练出一身真本事!”
突然有笑声生动盎然,是杨志突然大笑的,此刻他就像是个小男孩,而脸上那一块青色胎记就更让他显得孩子般的顽皮。
但畅快地大笑之后,他还是回到了成年人的冷静的缄默,他看着柴进,然后笑道:“柴大官人劝说人的功夫确实高明,我杨志服了你了,哎,你说的没错,无论如何,应该让心里充满希望,多想着帮助别人,多练出一身真本事!”
柴进本来还要强调自己说的是真的,可是看到杨志已经这么积极认识了,觉得他会振作起来,不会颓废下去,这不就够了吗?再想想,谈话的内容还可更贴近和深入,可以更实际,给他更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