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宋公主(2/2)
是三娘雪晴吗?
为什么老要跟心爱的人儿过不去呢?
日头沉落,夜幕降下,半个月亮爬上了天空。他这其实不是在用眼看,而是在用心巴望着,他还从来没这般对昼夜交替如此敏感,他知道这便是恋爱的感觉,古人诗云: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那么他现在约了谁呀?
哪还用得着约,三娘的香房就在那里,一进去佳人就在里头了。不过他不能为了佳人而丢了朋友,丢了他日一同傲啸梁山的兄弟!
柴进思量之际,众人争相敬酒,然后继续江湖话题。许是大多趣事先前都议过了,所以接下来谈话就没多少精彩。柴进却总觉得时迁肚子里头还有故事,就跟他连饮了三杯,催他再说说江湖逸闻。
“若江湖传闻不可得,那京城的传闻也可以呀!”柴进道。
时迁带着几分醉意,言语也大胆了不小,目注柴进一阵,突然开言道:
“大官人,不知我大宋公主之事,可有耳闻?”
柴进不知为何,乍听语及公主,顿时心中怦然。
也许是有了日前大娘话及当年柴进“拒婚”之事,故而旧时记忆如犁破土,当年官居六品的昭武副尉柴进,在一次筵宴上被公主看中,而后有权臣为皇上提亲,许婚公主,柴进以“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为由婉拒,后因“花石纲”弹劾权臣,以致弃官而归田。
现在柴进回忆起来这事,犹历历在目,倍增感慨。
但他又有了新想法,他感觉这公主也可怜,如果自己看得上,公主至今也留情,爱也没什么不可以。
他心里一头这么狂想着,一边却强定心旌淡然道:“我今退处一隅,天下之大,多事不知,时迁兄弟游历四方,知事甚广,还请赐教!”
“日前汴京城中疯传玉卿公主一首《落红吟》,不仅人中相传,且为好事者谱为词曲……”
“哦,有这等事?”柴进双眉一扬,面容端肃。随即追问道:“可知《落红吟》之全诗否?”
“俺这大老粗哪记得全诗,不过倒是记了三句……”
“快念给我听!”柴进有点急不可耐了。
“倜傥谁家子,应命弄丝弦。放歌将进酒……剑……剑舞鹤冲天。”
时迁吟罢,众人大赞道:“好啊,说记了三句,却一下子吟出了四句!好家伙,说不定哪天也成了诗人哪!哈哈!”
此时独是柴进愣在一边,他在玩味着这没头没尾的四句诗。旧时记忆瞬间奔涌,他已解得谜底,“天,这不是都在写我吗?”他一下子震住了,“公主啊公主,你为何还要对柴进念念不忘呢?”
柴进突然之间就有了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