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请杨太尉出马(2/2)
“杨太尉虽为弘农郡本地人,弘农杨氏乃天下世家之一,但长安依旧有其根基的一部分。”
“倘若他和吕布暗中勾结,那一定会有所表现。”
“到时候太师大可以将其在长安的根基给连根拔起。”
董卓听了之后,略微点了点头。
“此言有理。”
李儒看到董卓同意了自己这个观点,又立马加了把火。
“属下觉得,正因为杨太尉是弘农郡人,才越发了解弘农郡的情况。”
“而且他一定也不希望吕布的大军攻打弘农郡,那样会造成他杨家子弟有所伤亡。”
“这样一来,杨太尉应该比其他人更加用心才对。”
董卓一听,眼睛立马一亮。
拍了拍巴掌,笑着说道:“文优所言甚是。”
“待会儿我便去请杨彪。”
“顺便去宫里走一趟,让天子给一份诏书。”
“想要劝说吕布退兵回去,三言两语肯定不够。”
“恰好吕布此次剿灭了袁术,也趁机给他点封赏,让他得些好处。”
“这样一来,想必会稍微满意一些吧。”
董卓难得多思考了一下。
居然还主动提出,要让天子给吕布加官进爵,从而能够收买吕布。
李儒接连点头称是,但更多的话就没说了。
等到从董卓所在的宫殿离开之后。
李儒一边叹气摇头,一边的缓缓地向自己住处而去。
“太师啊太师,非我要负你,实乃你已并非我当初所认识的董仲颖。”
“你早已经失去了所有的野心,也不再拥有着鸿鹄之志。”
“反倒这些年来沉浸于贪图享乐之中,偏安一隅,丝毫不顾中原之事。”
“所以别无他法,您也休要怪我。”
李儒是一个人自言自语,边上也没人听着。
但很明显的是,他这一把坑了董卓一下。
让董卓请太尉杨彪作为使者去劝说吕布。
这是摆明了会让太尉杨彪和吕布进行暗中交易的举措。
如果把杨彪留在长安,严密监视一举一动。
那没有了主心骨的杨家人,可能还会有些混乱,弘农郡好歹会做些抵抗。
可一旦把杨彪这条大龙放回去了。
那整个弘农郡的抵抗瞬间就成了笑话。
杨彪和董卓之间又不是什么关系亲密之辈。
反倒是董卓这些年来只求享乐,和杨彪之间起冲突的次数也不少。
杨彪逮着机会,不坑死董卓才怪。
而且舍弃董卓,和吕布之间达成暗中交易,这可是划算无比的一副买卖。
其实要说忠心耿耿,李儒之前绝对当得上这个称呼。
为董卓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从没有过半点私心。
就连董卓被迫从洛阳撤退到长安,李儒也是一直谋划着反攻中原。
这个过程当中,还为董卓接连出了好几次计策。
结果谁知道,没等来形势大好,却反倒把董卓给等的腐朽了。
接连几次失望之后,李儒却发生了急速的转变。
以往的忠诚之心都抛之脑后,还不如换个主。
有时候谋士就是这样的,觉得自己心中抱负未能一展,自己提出的计谋不招待见。
那反水也是有可能的事。
更何况是屡次不招待见。
董卓这边也算是雷厉风行。
反正长安也就是他的一言堂。
和李儒商量完之后,董卓立马就去宫中找了天子刘协。
直接问天子要了份封赏的诏书。
而刘协可是个聪明人,从来不会对抗董卓的意志。
对于董卓的要求,向来都是说什么是什么。
所以根本不问缘由,直接把董卓要求的诏书给写好了,并且盖上了自己的皇帝行玺。
而董卓心满意足地拿到诏书之后,又立马去找太尉杨彪。
“文先,此次可有一项重任要麻烦你了。”
董卓一找上门来,当头就是这样一句话。
杨彪整个人都还是懵的。
“太师何出此言,不知又是何等任务要交给我?”
董卓笑了笑,随后把手中的诏书递给杨彪。
“此次吕布吕奉先,率领几方势力联合讨伐逆贼袁术。”
“大获全胜,袁术彻底败亡。”
“如此毫无疑问,是需要大加赞赏之事。”
“只不过这一次的封赏,毕竟关乎一方重镇,一般人去的话,显得重视程度不够。”
“所以我思来想去之下,只好前来拜托你走一趟,不知文先是否愿意承下此事。”
杨彪展开诏书,略微看了一眼,心里大致就明白了来龙去脉。
而前几日,就已经有杨家门人上门,给他传来了弘农郡最新的消息。
杨彪当然知道,吕布现在对于关中之地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如果此次不安抚好吕布的话,恐怕整个关中就危险了。
不过居然请自己代劳这件事,董卓这是脑子进水了吗?
关中之地的安危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他首要保全杨家就可以了。
其次是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而这些吕布都能给自己,甚至比董卓所能给予的更多更好。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是杨彪亲自出面,那对董卓来说必然不是什么好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找上自己,杨彪属实有些想不通。
其实他是没有料到,这个建议是由李儒说出来的。
也没想到李儒会对董卓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要不然换做别人来说的话,估摸着董卓不会有这么昏头昏脑。
脑海里想归这么想,但杨彪还是立马对董卓拱手抱拳说道:“嘉奖吕布这样的忠臣之辈,这本就是朝廷应当做的。”
“我作为朝廷一员,自然也应该出力。”
“此事便交给我了,还请太师放心。”
董卓立马笑着点头说道:“好,那就有劳太尉了,我在长安等你带着好消息归来。”
二人又是一番客套。
等董卓走了之后。
杨彪把诏书随身放置。
略带一些冷笑的自言自语道:“希望你等回来的是我的好消息。”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