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哪些将领跟着去?(2/2)
光是针对哪些将领随同吕布一道南下出征这个问题,他手底下那些武将就吵得不可开交。
张辽等人虽然不在,但是也已经通过飞鸽传书得知了事情的原委,自然也派了一些相熟的人参与此次事情。
对于吕布手底下这些武将来说,自然是更加希望南下随同吕布一道攻打董卓,而非留守在并州数郡之内进行屯田这等枯燥乏味的事情。
吕布手底下本来就是一群好战之徒,能够与董卓这等庞大势力较量一番,那可是相当令人激动的事情,总比每日里起来就是巡视一番田地,训练一番士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行这等反反复复的事情要有趣一些。
所以吕布才刚刚把这个问题抛出来,高顺以及其他一些将领就吵翻了天,个个都争着想随吕布一道同行,就连近卫军首领徐晃也都有这样的想法。
这倒让吕布有些头疼,不过考虑到并州乃是自己的根基之地,远远比讨伐董卓要来的重要,所以偌大的并州,也必须留下几位能够镇得住局势的将领方才可行,不可能厉害的武将都随他一起南下。
这个问题足足争论了快到一个时辰,方才由吕布最终敲定下来,太原郡内吕布抽调高顺手底下所有的兵马,以及杨昭麾下半数士兵,近卫军保持原数不变。
不过高顺和徐晃随同吕布一道而行,杨昭则被留在太原郡内,总领太原郡军事防务大权,保证太原郡的绝对稳定。
吕布对这位当初从洛河进军之中,第一个投靠自己的小军官,已经是相当的信任了,甚至到了现在,居然会将整个太原郡的军事防务职权交到他手上。
这倒是最没有争议的安排,因为杨昭等人本来就是和洛地区之人,如果跟着吕布一同南下,最先要面对的就是董卓麾下多以数万计的本地士兵,其次才是董卓的核心西凉军。
不过再接下来对于张辽等人的安排上,就有了相当大的争议,吕布的本意是将张辽留下,调宋宪或者魏续随同自己一道南下。
不过高顺等人就为张辽叫屈了,作为吕布麾下最核心的三名将领之一,高顺都去了,张辽居然没机会,就算张辽此时不在晋阳城,但大家伙也能够想象到他会是个什么反应。
不过在与一众文臣联合讨论之下,最终吕布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意见,将张辽留下,只征调宋宪一人的部队。
没什么其他的缘由,完全是因为匈奴人对于西河郡的威胁实在太大,倘若没有张辽这样的核心将领镇守在西河郡,恐怕吕布一率兵南下,得知并州空虚的匈奴人便会趁机北上作乱。
所以尽管知道,自己带着张辽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大,但吕布还是决定把张辽留下来,只调走宋宪一人。
至于雁门郡之中的张杨和魏续,吕布吕布还是决定将他们二人留在雁门郡之中,不过各自抽调了一千兵马,充实南下部队。
如此一来就算是安排好了,跟着吕布一起南下的将领只有三人。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