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境之困(1/2)
“家里是真没钱了”一名四十多岁的妇女对着一个中年男子说道。
“咱也不能苦了孩子啊,画画的这么好,唱歌也唱得好,咱得让孩子有一些出息吧。”中年男子说到
‘“要不?你去四弟哪里借点……”
中年男子拿起了戒了多年的烟再次点着,深深的吸了一口,径直出了门。
这时少年在隔壁房子里听到父母的谈话擦拭了眼角的泪花,想出去安慰父母。可有不知说些什么。家境贫寒,总让他比别的孩子要懂事一些。十七岁正是美好年华,他却在担忧学费的出处。这一夜过的漫长,少年抱着查良镛的小说似睡非睡,他是在等父亲回来,回来带一个好消息,一个能让他上学的消息。
农村的夜比城市来的早且安静,早已没有了行人和农机轰鸣,只剩下土狗声声的叫着。
八点,少年微微睁开眼睛看了看老旧的挂表,父亲没有回来。九点十点,漫长的等待,就好像他的命运要在这个夜里被决定一般难熬。终于在少年又即将睡去的时候门外有人打开了院门,那个走路的声音一听便是父亲。
父亲步伐坚定的走进了房间便和母亲交谈在了一起,少年听着父母的谈话,落下了泪。
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努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这时母亲推开了少年的房门。
“安歌呀,上学的事不用担心了。”
对,这就是安歌,一个家境贫寒却刻苦学习的少年。
安歌表情木讷,没有多大反应,健康的肤色,俊俏而消瘦的脸庞被生活削出了几分坚毅。
母亲又说道“安歌呀,上学的事不用担心了,上学是我们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你可得加倍努力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