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口善心不善和心善口不善(1/2)
街上一卖柴火的老头儿,衣衫褴褛,不甚起眼,可仔细一看老头儿双目炯炯有神,仙风道骨绝非凡人。每日一大早就看见老头儿挑一担子干柴火走街串巷,“卖柴火了、谁要柴火。"地叫卖。
巷子里有一家裁缝店,掌柜魏裁缝,人长的白白净净,生意也不错,家里日子过的殷实富裕,就是为人过于精明,能说会道,事事都要算计,口善心不善。每次老头儿从他家门前经过,他总是捡老头儿最好的硬柴火,说些个漂亮话哄老头儿高兴以便占一些小便宜。一个雪天的傍晚,寒风刺骨,眼看天就要黑下来了,老头儿的一担柴火还没有卖掉,便来到裁缝店门前,裁缝店正准备打烊,魏掌柜一边忙着收拾店铺一边隔着门与老头儿寒暄
老头儿说:"今天不走运,一天了我这一担柴也没卖出去,掌柜的您看能不能把它收下?"
掌柜的好像没有听见,继续忙活他的。看没有反应,老头儿又说:"您看天就要黑了,您若要,便宜点儿也行。"
掌柜听见便宜点儿也行,便停下手里的活计,笑吟吟地从门里走出来打量放在他家门前的那担子柴火,这一担干柴虽然不少,足有一百斤以上,但都是些穰柴,不经烧,魏掌柜绕着担子转了一圈,心想家里用不了这么多穰柴,即使便宜也不划算,便对老头儿摇摇头说:"家里有,不需要"。
"老熟人了,能不能帮帮忙,您看天快要黑了,这么重的担子我好不容易担来,总不能再把它担回去吧?"老头儿央求道。
掌柜只是笑吟吟地摇头。
老头儿见掌柜执意不要柴火,看着沉甸甸的担子心里发起愁来,又央求掌柜道:"掌柜的,您看天就要黑了,这柴火又卖不了,能不能让我在您家借宿一夜?"
掌柜看老头儿一个脏兮兮下苦的山里人,便回答道:"我家没地方住呀!"
"地方无所谓,哪怕在您家门洞下将就一夜也行啊。"老头儿继续恳求道。
掌柜摇着头进了店忙活他的去了,老头儿再说什么他装作没有听见。在这嘈杂声中担子旁边围了几个看热闹的人,其中有一位是隔壁的王木匠。此人体格健壮,有一身好力气,心直口快,爱说实话,性格爽朗,看似粗鲁,实则心地善良,心善口不善。
"我家有地方呢"王木匠说着朝老头儿走过来,老头儿一看这也是个熟人。没等老头儿开口,木匠接着说:“我家有一柴房,您要是不嫌弃就住那里头,行不?"
"行、行!"老头儿答应着挑起柴火担儿,进了王木匠家。
半夜木匠起床小解,发现窗外满院红光,急忙叫醒妻子,妻子吓了一跳说:"你快去看看,是不是老头儿把柴房点着了?"
木匠来到院子一看,红光确实是从柴房发出来的,跑到柴房门口,柴房并没有着火,老头儿睡得正酣,浑身闪耀金光,照的整个柴房如同白昼。木匠惊诧不已,叫来妻子一同看,妻也目瞪口呆,回到家里两口儿睡意全无奇怪了半夜,妻子认为这老头儿绝非凡人,木匠联想到老头儿已往的行径,也觉得老头儿不象个卖柴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