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庙大战沙俄兵(一)(1/2)
王大中一看罢了,沈麒能来亲自请我,这是十足的尊重。王大中不是傻子,一准是沈麒知道自己有些学问,特意推荐我当本溪知府,哪那么容易,就单单来说,官场的运作打点肯定花了不少银子。
别看王大中不是官,但是在官府也能说上话,这些事情他都清楚。
这摊了多么大的恩情,这是抬举我王大中一届去去书生啊
在沈麒的再三邀请下,这才点头同意。
皆大欢喜,这时候酒席也在屋里摆上了,王永江,王大中沈麒。一屋子人,接茬喝。
菜就是锦香楼的菜,王永江媳妇孩子没上桌在里屋吃呢。
“老先生,朝廷的批文,估计没几天就发现来了,到时候您就去赴任。
“另外,时逢乱世,现在的局势不太妙啊,现在日本人来了更乱了。大鼻子,小鼻子,名目繁多的保险队。大团,小团,别动队,武装乌七八糟啊。
就算是我的辖区,一天天有事,到处都是流窜的土匪。有时候外国大兵也来捣乱
大哥,老先生,你二人带着家眷赶奔本溪府,出于安全考虑我一路护送,我们身上都有枪防身,可也够了。但是可得留神,咱们最好走官道,别走小路,哪哪都不太平。咱们早早的休息,日头高的时候就打店住下。您看怎么样。
王永江和王大中没意见,就同意了。
在王大中家里住了前几天,基本上忙着搬家。沈麒一看浩浩荡荡好几十口子呢,婆子老妈,家丁下人。再加上王永江一家三口。
光马车就套了十几辆,沈麒一看这要是在大道上走就等着挨劫吧,这哪行。
沈麒吩咐手下人回本溪一趟,带点人,护送家眷。
这一来一回,就三天,手下人带着人回来了。朝廷批文还没发下来。
沈麒就让王大中一家再保镖的护送下西路往西赶奔本溪府。让王大中先走了,自己留着等批文。
没出两天批文发下来了,沈麒代收的。其实就是走个形式。沈麒把官印一亮,另外给了五十两,赏银。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第二天沈麒也带着人收拾收拾走了。
一直往东走离弓长岭就不远了,沈麒熟悉这地方,这地方叫茶棚集,离弓长岭二十里地。
沈麒心说,茶棚集地方别看不大,确是交通要道。我记得这还有个娘娘庙,每年三月十八还有庙会,哎,对了,快十八了,还有没有庙会啊。正好出来一趟看看庙会,凑凑热闹这多好。哈哈
不如去茶棚集,溜达一圈,沈麒把墨麒麟一拨,带着人就奔茶棚集娘娘庙了。
真叫沈麒猜着了,不但有庙会,今年庙会还非常热闹。什么原因呢?
因为战乱连绵,净打仗了。水利不修,老百姓都苦透了,这地方能有庄稼没有好收成,那时候老百姓愚昧,上了年纪的人就以为得罪了娘娘,该下雨不下雨,该刮风不刮风,不得把人都给热死了。尽管天下这么乱,咱们该烧香还得烧香,让娘娘保佑咱们得个丰收,所以上年纪的人一撺掇,这庙会今年还就真开了。沈麒带着人来茶棚集一看啊,哎呀,这大街上挺热闹。
在看那娘娘庙,完好无损,没有遭到任何人破坏。山门大开,青龙,白虎,钟鼓二楼,两层大殿,人们出来进去还真有烧香的。
弓长岭十里八村的人冒着风险到这儿来上供。
沈麒也觉着肚子又饿了,打算新到茶棚集打打尖随便吃点啥。身后几个人也饥肠辘辘,虽然有干粮,那玩应梆梆硬,有集市又不是荒郊野岭,谁爱吃那玩应啊。
集子后有个清茶馆,沈麒把马带住,找栓马桩子把几匹马栓好了,吩咐伙计,把马先喂上。他进了茶馆,还别说小茶馆不打,确实高棚满座,闲桌没有了。沈麒一看刚要走
伙计有眼力见,会来事,“大爷大爷,别走别走,还有桌子,你不嫌弃我给您之上
说着,把自己家礼物吃饭的桌子抬出来了,另外从库房里搬出几把椅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