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 诗赋华章(2/2)
若沥雨霏霏,观波澜壮阔,樯橹帆推。
好个鱼翔掠影,美得敌涎垂!
赵翻译官在迫不及待凑近前去,看野岛望乡作这阕《望海潮·祖国一斑》的词时,就一边看、一边佩服得不住地点头;当野岛望乡作完全词,其拿过来再仔细的通读全篇后;赵翻译官则赞不绝口地说:
“妙!太美妙了!这阕词足可以媲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啊!就算我这样一个不太懂得古典诗词的人,看了您的这篇作品,都能感受到其中那深切的情感和美轮美奂的意境啊!真想不到,您对祖国的古典文学也是如此的谙熟运用自如啊!更想不到的是,您生在日本、长在日本,自己并没有身临其境,却怎么会对这祖国一隅的洞庭湖,有如此深的情感和灵感呢?不瞒您说,我这个从小在祖国怀抱里长大的人,虽然,也读过大学、并且还去日本留过学;但由于自己生长在北方,加上,上学时就对历史、地理课向来都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连这阕词里的一些名称和称谓,都有点一知半解呀;譬如:这‘巴陵、湘妃、潇湘’,还有,这个‘竹紫’的‘紫’字是不是您写错了呢?如果没有错,那您能给我讲解讲解,这些名称或称谓的内涵,也好能让我提高提高这方面的一些学问呀,好吗?”
野岛望乡说: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呀!不过,你也别太谦虚、特别是别太夸张赞美我这阕即兴而填的词了。‘词’之所以被称之为‘填’,就是需要作词人慢慢地、字斟句酌地根据词谱规定的字数规则、平仄规律,去选择最恰当表达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意思的字和词句,从而来形成一阕完美的长调或小令;而我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填写的这阕《望海潮》,因此,也就根本谈不上字斟句酌的事;这样,这阕词就必然很难配得上‘美妙’二字;不过,因我的尊祖父在流落日本时,就已经是一个饱读中华诗书的秀才;他在因海难事故流落到日本后,就从来没有放松过自己对中华古典文学的痴迷与热爱;他还同时也孜孜不倦地对自己的儿孙后代进行中华文学的教导和熏陶;所以,我是在我祖父和父亲对中华文学的谆谆教导和熏陶中长大的;但以我现有的这点学识和传承,有没有辱没先人,连我自己都还不知道;再说,在日军侵占岳阳后,我也去过岳阳,我还特地到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去瞻仰过;加之,在日本人开始觊觎我中华河山的那一天起,我就特地对中国的历史、地理和现状,做了大量的温习和研究;又加上我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本就有比较深刻的记忆和理解;所以,我对洞庭湖的情感和认识也还是有一些的;至于,你说的这几个名称和称谓;首先这‘竹紫’我并没有写错,我这里所指的是洞庭湖君山特有的一种紫色竹子;而‘巴陵’则是洞庭湖岳阳地区的古称;可是,‘湘妃’在这阕词里出现了两次,那是因为在洞庭湖君山上的两种绝品植物、在历史上都是冠以‘湘妃’名称的,这一个是‘湘妃茶’、一个是‘湘妃竹’,也就是湘妃紫竹;还有‘潇湘’是湖南境内最大水系湘江河上、中、下三段流域下游段的称谓,也就是湘北泛洞庭湖区域的统称;湘江河上游称谓‘漓湘’、中游称谓‘蒸湘’、下游称谓‘潇湘’;当然啦,在很多的中国文学作品里‘潇湘’也泛指湖南省!”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