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低潮期的坚持(2/2)
这种学员若是分析已经进行完之后的战役,进行战术失败的理论分析,或许可以,因为已经发生过之后的事情,结果摆在了面前,任由其如何推演过程。
但真的要是在实战指挥,这种人极其容易陷入自我满足的怪圈之……
最要命的是,几乎每一名军官的指挥部里都会存在这种认知片面的参谋官,每一名指挥官考虑事情的时候,面对的往往不只是战场的实际威胁,更有来自于自家参谋的“胡说八道”,从混乱的战场和“毫无意义”的废话,寻找取胜之道,这对指挥官而言,是一个极大地考验……
“还有一件事,日军已经开始进攻南京了。”
当张自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许晨风的心情颇为沉重,在淞沪会战结束之后,谁都清楚,南京城在劫难逃,日军拿下了海,面对只有咫尺之遥的国首都,岂有不会出兵攻打这一说,这一切都预料之的事情。
当淞沪会战进行的时候,江浙沪的工业机器以及重要设备已经开始转移了,这么看来,军政部已经做好整个江浙沪地区沦为战区的准备了。
淞沪会战用三十万人的伤亡给予了日军有力的抵抗和消耗,为工业内迁赢得了时间,但是把大量的主力部队集结在海这么一个地方与日军展开决战,并且是在日军完全占据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战斗,这是战略的重大失误。
不仅仅是海没有守住,反而是将主力消耗殆尽,战后匆忙的撤退,更是直接将首都暴露在了日军的面前。
淞沪抗战的惨烈也是极大的震撼到了日军统帅部,三个月灭亡国的幻想宣告破灭,不过同时也确定了尽快解决“国事变”的决心,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逼迫国政府投降!
十一月旬,日军兵分三路向南京进军,企图水陆并进,东西两面合围南京城,一举占领国的政治心,迫使国政府投降。
**队设置的三道防线都未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南京保卫战已经打响!
“你说说看,南京保卫战,能打赢吗?”张自忠问向许晨风。
许晨风的脸带着一抹痛苦纠结的神色,看向远处的雪景,沉默了片刻:“我希望能赢,最好是能赢……我们再也输不起了……为了南京城的老百姓,为了同胞,希望,一定要赢,一定要保卫南京城……”
这番话,已经代表了许晨风的意思,他希望能赢,但是他却对战局最后取胜的希望感觉很是渺茫。
主力悉数折损在了海,退防到南京周边的部队大多数官兵们对日军恐怕怀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得不到补充和休整,已是疲惫之师,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
更何况,日军的空军、海军、陆军悉数强过于我军,75万主力在海都没能拼赢,南京城,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