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学第一夜(3)(1/2)
大学第一夜,基本上没怎么睡,全都卧在床铺上,开了一夜的床上演讲与讨论会。这个会由刘晓楠的一声感叹开始:“真没想到学上地理了。”
“你本想学什么呢?”邵成福问道。
“我高考化学成绩是100分满分,十二个志愿我填了一半化学专业的,另一半就都填建筑专业了,我到底是建筑工人啊。”刘晓楠最想学建筑专业,自己干了好些年建筑,有实践经验,再学了专业知识,回去可以带着工友们一起干。
“哎,你怎么是考理科的?”成仲开叫起来了,“我可是考的文科啊。”
“今年师院地理专业是文理科兼招的。”邵成福解释道。
“其实,这两年高考文科与理科都是可以交叉招生的。”周名鹏讲得更具体,“你们填的志愿表上应该都有这么一条:是否愿意服从分配到文理科其他专业。”
“哦,是的,是的,记起来了。”成仲开还是叫叫的。
“刘晓楠,你还想着学以致用啊?”汤先林还是接着刘晓楠原来的话题。
“那当然啦。你不知道现在我们的建筑工作好辛苦,几乎全都是手工操作,累得人死。”刘晓楠还记得自己报考大学时,有人讲是想借机脱离工人身份当干部,缺乏劳动人民感情。自己当时就反驳:我自己就是劳动人民一份子,我的感情就是劳动人民的感情。我在劳动中深深体会到,如果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工作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减轻工友们的劳动强度,就是最大的劳动人民感情。现在国家给了我们机会,我就要努力上大学,将来当工程师,当科学家,把工地上手工操作都变成机械化操作。
“其实,我们来上大学,主要是得个国家干部的身份,以后一辈子有个着落。”汤先林说道:“听说谭达立正在这里中文系上学嘞。他已经是出名的新生代大作家,书都出过好几部了,还图什么专业、事业啊?无非就是换个公职身份,要不他总还是个知青。”
“怎么,谭达立也在我们学院?那可是个新文豪啊。”刘晓楠觉得,恢复高考后真是让平原的虎浅水的龙都有了出路。
“是的,听说是中文系七七届的。”诸洪强插进来说,“我读过他的《那块荒草地》,是写他下放的事,文采蛮好的。还有,那个张大可,和谭达立齐名的一个作家,听说也在这里中文系嘞。”
“是啊,人家是已经有事业了,我们就开创个地理事业吧。”刘晓楠有些无奈地说道:“看报纸上讲,我们国家这些年来和国际上隔得太开了,欧美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大发展了,就连小日本都一下子跑过好远了,我们又被甩下好多年了啦。哎!”
“那地理学不晓得发展成么子样了。”成仲开问了一句。
“谁知道呀,讲不定地球说不时兴了,早已经是地板说了。哈哈。”刘晓楠好玩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