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节 情理之中(2/2)
说着,便伸出一只手,去摸郑一官的脑袋,试试他是否招风受凉,说的是一时的糊涂话。
按说李旦与郑一官实际是师祖与徒孙的关系,可他们二人臭味相投,脾性相近,无人之时,常闹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当时,郑一官轻轻挡开李旦伸来的手,转身回到帅案前坐下,身体俯在案上,作一幅鬼脸:“我是疯了。我要让这人回去,为我所用。”
李旦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就问郑一官。
郑一官靠在帅椅上,幽幽地叹口气:“难道旦兄没有发觉山寨内暗流涌动?难道旦兄没有料想到,假如大明朝与荷兰海盗同时袭来,我们又如何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局面?”
见李旦正在沉思,他对着厅内颜思齐的排位抱一抱拳:“这也是颜大哥生前,最为忌惮的事。为这事儿,他还曾经深夜跪拜过我。要我救山寨一千兄弟的性命。”
李旦向前走了几步,在帅案前站定,也对着颜思齐的排位的方向抱拳一拜:“颜首领就算有什么不是,这会儿已经人去楼空,我不会再与他计较。可是,我却不明白小兄弟第一句,什么叫作暗流涌动?”
“这个……”郑一官一时语塞,警觉地望望厅前侍立的哨卫:“这个我稍后会对你讲明白。你眼下要做的事,也不比这件事轻松。”
郑一官便吩咐李旦,严密监视卢毓英回到明朝后的一举一动,却不可现身阻挠或救他性命,然后又对一些事情作了详细交待。
李旦向来以睿智算计为自豪,今天却屡次揣测不透,这个被自己培养起来的,年仅十八岁的山寨首领,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既然知道卢毓英回去之后,也许会被其他官员算计加害,为何还坚决把他送回去?留在山寨内为何又不杀掉他。
郑一官笑着摇摇头,要李旦再等等,最多十日,少则五日,必见分晓。
这时,卢毓英更换了扫地看门的破烂衣服,又带着一身怪味回到大厅。
郑一官便命人派一艘战船,让李旦送他去了中左所。
七日之后,李旦风尘仆仆地回到山寨,郑一官得到消息,急忙请他到聚义大厅问话。
李旦见到郑一官,水也来不及喝上一口,急急把在中所左见闻,详细讲述一遍。
原来,卢毓英回去之后,果然被福建总兵余咨皋以战事不力,临阵脱逃为罪名,拘了起来,关进大牢。
福建巡抚熊文灿与余咨皋同时上书朝廷,邀命请功,要派大兵荡平琉球岛。
郑一官听了,不惊反喜,大笑:“勺水兴波,巨浪滔天,这正是我所要的结果。”
【八号晚上九点,也就是明天,在书评区集中加精送分,介时还请朋友多多捧场,多多留言,车票船票飞机票绑票,来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