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谈笑风云(2/2)
李旦猛然转身,双手抽筋似的颤抖,指着郑一官,把他在洪臣家中,与洪臣秀雅所作之事,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讲得清清楚楚。
郑一官被李旦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吓得不敢言语,心中十分纳闷:我来到洪臣家中不久,那时你还在南海与琅鹿两族左右周旋,怎会对我的一言一行知道得这么清楚?旦兄确实非凡,他还有千里眼的功夫没有传我?
李旦看透郑一官内心一般,忽又降低声音,看着他阴睛不定的脸孔说:“你也不要瞎猜我是怎么知道的,来到日本,这里就是我的天下!”
“大明朝的天下风起云涌,而西方列族蠢蠢欲动,灭我华族之心如熊火燃烧。他们已经驱赶大批舰队来到印度支那、日本、澳门、澳大利亚也即将成为外夷领土!”
“可你依然儿女情长,卿卿我我,完全不顾家国民生。更是没有一星半点的男子汉气概,对德川家康用一把小毒,你也尖叫不已!将来如何能够控制数十万大军,征战交伐,建立不世基业!”
郑一官被李旦气天山河的气势压得喘不过气来!缩着脖子,翻一双怪眼,上下打量着李旦,再也不敢像刚才那样顽皮,而有所悟地听李旦继续讲下去:
“刚才你也说过,仅凭雷尔生在蜗牛岛上的一批宝藏,根本不能打败荷兰海盗。何况还有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列强环伺,相机而动?”
“这日本德川家康是一条好汉,可他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不在有利之时,将他牢牢控制在我们手中,他日翻身,就是我们大祸临头之时!”
“我在日本呆了这么多年,忘的都比你记得多。那朝鲜不就是被丰臣秀吉征了去?如果不是满族铁骑在东北抵制了他们,就凭大明朝那些纨绔子弟兵,哪能是他们的敌手?”
郑一官听得胆颤心惊,自己一直呆在泉州城内,每天随着小孩子们打闹折腾,哪里知道这么多复杂得令人头疼的事啊!
当下怯生生地说:“旦兄,原谅我的无知吧!年轻人犯错儿,老天爷也会原谅的!”
李旦听到郑一官求饶的语气,大感满意,脸上现出一丝笑容,说:“你要听我的吩咐,依计行事,千万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顽皮。时间紧迫,不容我们再度荒废下去了!”
郑一官说:“旦兄有何吩咐?我照你的吩咐去作不就是了!”
李旦大喜,说:“儒子可教也!”又指着地面上,被郑一官抛得满地都是的中药材,吩咐道:“可以到洪臣的药库之中,再取些温散之类的普通药草,回来我们自行配制解药。”
郑一官惊问:“难道你只有毒药,没有解药?”
李旦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从鹿族首领手中偷来这些七日断筋取髓散,并没有偷取解药啊,当然无药可解了!”
“这可怎么办?”郑一官焦急起来,搓着双手,在房内走来走去:“万一配方不合,并不适合这七日断筋取髓散,再度伤了他的身体,使病情加重,这可怎么办?”
李旦深思一会儿,说:“药理之术,我懂得也不太多。只是在少林寺呆得时间长久,跌打扭伤之时,见方丈用过药而已。我想,这七日断筋取髓散应属巨毒之类。数万名士兵被一小瓶药都麻翻了。那德川家康不过是一人之躯,怎敌这虎狼之药?”
“那些庸医不懂土著人的毒术,又对他用了那些人参等大补之药,这无疑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百害而无一利。鹿茸倒是温散之药,仅凭这一味也难解他身中之毒,你再去取些温散药类,我们自行配些试试来看。”
郑一官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找到管家,又取些温散之药,回到自己房内,与李旦折腾到深夜,才配齐两包解药。
李旦把一包解药放入自己怀中,留给郑一官一包,说:“就用这包为他解去所中巨毒。如果不行,我们再行配制,行的话也不能一齐给他,必需将他牢牢控制在我们手中。即使你解了他的毒,我还可以再去下毒,嘿嘿!”
郑一官听得毛骨悚然,心想:唉!旦兄半生漂泊,遭遇起伏不定,这性情亦正亦邪,弄得人心惶惶的,大是不爽。换作是我,一定用功夫打败他们,用这鸡毛蒜皮的跳梁小丑之计,丢人大了去了。
不过,郑一官想起陈衷纪和南洋土著进行商品交换的时候,也像李旦这样的说法:不能把商品全部留给他们,只留下一小部分,使他们长久缺货,再牢牢控制他们。
心中这样想着,嘴上却不敢表示出来,毕竟李旦是在帮助自己施展灭敌之计。虽然不是那么冠冕堂皇,可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李旦得意地说:“如果洪臣明天再来寻你,不要告诉他们我的行踪,我暂时还不能露面,必需继续隐藏下去。直到时机成熟,我才能告诉你事情的真实原因。”
郑一官虽然疑惑,也不敢多问,拿了解药,眼皮沉重,倦意袭来。(祝亲们新大吉大利!顺求票票、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