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1/2)
一、写作此文的一些背景
又快到春节了,在外求学、打工的游子又组成了春运的滚滚热潮,承受来去之痛,求得春节的团圆。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汹涌的人潮,和渴望回家的眼神,心里总有些不平。电视上报道春运人数时,我也会唏嘘不已,替那些不能在家乡工作的人愤愤不平。此刻,在我一下下敲击着键盘的时候,无数的身影还在某个城市的火车站徘徊,可能还没有买到回家的车票,眼睛还在寻找黄牛党的身影。看着网上飘来飘去的飞机票的广告,我郁闷加愤怒。是什么原因让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回家成了难题?无意中瞥见火车票网络销售平台,我点了点,彻底崩溃了!
我的另一部小说《幻梦流水》刚签约的时候,心里已有了再写一部长篇的想法。我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心里有了想法,并不会马上实施,须长时间的思考,权衡利弊,如今《幻梦流水》上架了,虽然离大红大紫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仍然给了我继续写作的勇气和动力,因为写《幻梦流失》的初衷是自己心里的压抑,这种压抑促使我不得不思考自己人生之路走向何方,作品的内容可能有些沉重,很难调动读者阅读的快感。而《惑与祸》则是思考之后的淡定,淡定之后无畏的冲锋,沉重作为一种风格,可能一直会伴随我,希望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探索也会给读者带去一丝丝感悟。我是一名教师,与文中杨文轩这个角色也有几分相像,我所处的环境几乎就是杨文轩所处环境的翻版,联系自己所处的实际,我选择了教育这个在外人看来还算一片净土的行业作为切入点。
写到“净土”这个词,我不禁想笑,所谓隔行如隔山,隔着山看这个行业,哪怕有再多的龌龊,都会被遥远的距离所阻隔,反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情况真的如此吗?我要说:“NO!”和几乎所有的事业单位一样,教育行业也不乏潜规则,不乏**,不乏官僚主义,不乏对人权的践踏。所以,相比于《幻梦流水》,在这部作品里,我的主要侧重点是揭露,揭露教育事业的黑幕,揭露教育行业的潜规则,揭露人性的善变。当然,对丑恶的揭露只是对美好的向往无望的情况下无谓的挣扎,对美丽的事物的描写我仍然不会放弃,因为,我是带着对美丽的追求来写丑恶的,主要通过对丑恶的揭露反衬美好事物的难得,希望能触动读者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作为和《幻梦流水》同样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中依然主要是客观性的描写。
书名定为《惑与祸》是本着为内容服务的精神,以点名主题为宗旨的。惑,是诱惑,每个行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这些诱惑往往使我们失去分析的理智,丧失判断的勇气;惑,是迷惑,本篇主人公对现实的迷惑,对事业的迷惑,对人生价值的迷惑,使一个原本对现实对未来抱有的美好理想渐渐被蚕食,最终成为行尸走肉——不是我这样说,这样的叫法来源于同事的戏言,四十岁的他再闲聊的时候,总是说羡慕年轻人,羡慕这个有这样的兴趣,那个有那样的特长,总说自己一无所有,是个行尸走肉。祸,是情事之祸,因为行业的原因,杨文轩得不到爱,或者得到了爱不被承认,因而,他苦闷;祸,是事业之祸,身处人事的漩涡,总有人给你穿小鞋,戴高帽子,少有不慎,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成为其他人饭后的谈资、笑料;祸,家庭之祸,妻子的美貌被领导惦记,终于找到机会加以要挟,家庭之祸,成了家庭和爱情的双重悲剧。所以,《惑与祸》的主题是沉重的,揭露是深刻的。
压制、打击、限制,是教育界领导对教师的不二法门。特别是在当今“某某负责制”的畸形教育体制之下,学校里“校长负责制”,校长对每位教师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教育主管部门,一把手负责制,管你有多少个副职,最终的决定权在一把手,谁敢叫板?怀疑我不公平,好,我打击你,找个机会难为你,让你干你不可能胜任的事情,然后禀报上级,借刀杀人;晋级评定我不报你,让你再多的努力都成了滔滔黄河水白白东流去;我限制你,该有的荣誉不给你,该你的机会不给你,让你几十年一事无成,老死也不给你晋级!
教育的黑幕一如种种,只多不少,原因在哪儿?我想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咱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二、人物和情节
主人公杨文轩,原本是个被同学称为大才子的理想主义者,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立志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师大毕业来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从此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成了同行和学生家长啧啧称赞的对象。同在一个学校的年轻女教师上官云,对杨文轩一见钟情,时时流露出爱意,一心奔事业杨文轩表明了自己的心志,上官云越发喜欢外形俊朗的杨文轩,以至于不能自拔。与上官云同在一个宿舍的女教师张清芬,不断开导榆木疙瘩杨文轩,杨文轩终于说出自己已经有了意中人。在门外偷听二人谈话上官云含泪奔出了学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