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惟愿盐粮济世人(2/2)
再看秦煌,一身官袍的他自由一番凤仪。
“吉时已到,肃静!”黄门一声令下,下面的乐师奏起了古乐。
明镜高台之下的人都静了下来,一动不动的看着台上生的一切。
秦煌心中激动,甚至还有些紧张。
这时候,有羽林军推着车来到了高台之下,前后绵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车。
秦煌以心神查看了一下自己的须弥扳指,看着里面那一堆堆一袋袋,码的整整齐齐的粮食,心中终于平静了下来。
一百五十万吨粮食,全都是用大编织袋装好的,一袋就是一吨!整整一百五十万个大口袋,但是运到李逸别墅前的草地之时,秦煌就有些震撼。卸车的时候,甚至是用吊车装卸,这才将它们码好。
不过,看现在明镜台下的情况,根本不允许自己一次性拿出来,因为,空间太窄了!这里根本放不下!
秦煌想了想,还是一袋一袋的先拿出来为好。
秦煌站在高台之上,看着台下众人,“诸位大汉子民,今日在此,我秦煌将送给你们一份大礼!粮食,和食盐!今日到场的人,每人可以领五十斤粮食,十斤盐!”
台下众人顿时欢呼,他们知道,秦煌敢这么说,敢这么做,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他真的有足够的,大量的粮食和食盐!
而那些脸色诡异的人,则是闻讯赶来的粮商,家主,以及各地诸侯的暗探。长安朝廷真的有如此手笔的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他们的麻烦大了!
“大汉蒙难,华夏遭劫,只有天下人一起同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只要你们能相信我秦煌,我能带给大家的,绝对不仅仅粮食和食盐这两样东西!”
“华夏人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才是我的真正目的。所以,我请天下人一起监督我!同时也告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早点弃暗投明才是正途!否则,你们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好了,现在,粮盐!”
秦煌大手一挥,一个东西凭空出现在高台。
没有人看到它到底是怎么出现的,除了少数人还能保持镇定之外,其他人都不由得惊呼一声。
“这……这……这秦司徒难道真的是天人下凡不成!”莫名其妙的,众人心里都涌上了怪异的荒诞的感觉,看秦煌的眼神都不由得带上了敬畏!
刘协执了一柄小刀,走上前来,亲自将高台上这个怪东西戳了一个小洞。洞里落出来的,是饱满的谷粒。
“粮食,真的是粮食!”刘协颤声道。
“当然,这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我还有整整一百五十万个和这个一模一样的袋子。不过,陛下,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将粮食分下去吧!我想,此举之后,长安内外定会归心,宵小之徒不敢作乱!”
秦煌嘴中言之凿凿,手上也没有停,他又拿出一袋食盐。
几位官吏带着器具走上了高台,然后称出了五十斤的粮食和十斤的盐,分别用一个布袋子裹了,然后请第一位人前来认领!
“等等,朕乃天子,这第一袋就让我来领吧!”
刘协毅然走上前来,朝着两个布袋伸出了手,嘴中还大声的呼喝着。
“愿与天下黎民共甘苦!”
台下众人看得分明,听得清楚,眼中早就红了,有人还在想,家里还有谁谁谁没来,隔壁还有哪家哪户没来!看这里的人,不下数百,万一袋子不够怎么办,不行,得回去通知那些街坊,同时带几个袋子过来!
然后,就有人和相识的人说了一声,撒脚就朝着家中跑去。
一直到半夜,有官员记录了领粮盐的人次。
十三万五千六百二十二人次!
长安在桓帝时统计人口,大约三十五万,而历经战乱迁徙等,如今,能有二十五万就不错了。这几乎已经是长安一大半的人数了!而且长安城内,有许多富户,官吏,包括他们家中的奴婢,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没有来领粮盐。
所以,在得知这个数据的时候,秦煌欣慰的笑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终于算是顺顺利利的走出去了!
有了这些东西,想必长安大多数普通人的命运已经被我改变了吧!要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记载,董卓死后,长安人经历战乱,旱灾等,十室九空,上至天子,下至黎民,全都缺衣少食,很多人被活活饿死,甚至死了都成为人家口中的食粮!
而有了秦煌的这些东西,这事儿就根本不会在生了!
秦煌不知道的是,随着时间的扩展,他这个举动风传大汉十三州,无数活不下去的流民,都开始朝着长安迁徙。
因为,那里有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