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的盛世帝国 > 第二百一十九章臣服的吐蕃帝国

第二百一十九章臣服的吐蕃帝国(1/2)

目录
好书推荐: 抚养权是我的 穿梭阴阳间 我是纨绔我骄傲 玉京箫 九零香妻已上线 斗破苍穹逆天系统 重生之亡灵大帝 乱神之劫 全能游戏开发师 穿越七零小媳妇

大唐天宝十二月十九日,吐蕃使臣墀桑雅甫拉澄明奉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命,朝觐大唐天子。

旭日东升,彩霞万道,文武大臣肃立于太和殿前,辂车、步辇、龙亭、骏马等陈列在午门内外。

大明宫之内,玄宗皇帝的仪仗至丹凤门内,旌旗飘舞、刀枪林立,神策将军们傲然挺立。

原礼部尚书林华升任河南牧远赴洛阳就任以后,杨国忠就以宰相之职兼任了吏部尚书,后来一不做二不休,

杨国忠又兼任了兵部尚书。

玄宗皇帝下旨,要在元旦之日举办盛大的阅兵仪式,此时驻扎在长安城外,不日进京驻防长安,

开始进行阅兵式的演练了。

郑宏现在是辅国上柱国大将军,统帅神策军,爵禄至南宁郡公,自然有权登上金殿议政,所以也紫袍金鱼袋,

衣着整齐地来到宫门前。

六部九卿和侯爵以上的勋爵站在最列,杨国忠站在其中,面色阴沉,毫无喜色。

唐第一次征南诏国大败,折损六万将士,这事虽然是那个无能的鲜于仲通的错,但是鲜于仲通是他的人啊,

因此大家也把错都归咎到了他的身上。

然儿在如此败局之下,郑宏从江南只身入蜀,笼络三万人马,不出半年时间,随即发动第二次征南诏国的战役。

这次不但一雪前耻,而且还把南诏国土地直接纳入大唐版图。

这一前一后的对比,虽然天下人不说,但是心里的那杆秤已经评价出来,他杨国忠就是不如郑宏。

如今吐蕃出使大唐,继续向大唐朝贡,凡是大唐臣民无比振奋,这还不是郑宏这一年的赫赫战功所立下的功劳。

而这更加的让他这个宰相毫无颜面,此时若是拿一句现代的话来形容杨国忠。

那就是“啪啪打脸”。

卯时三刻,两通鼓响,文武百官、勋臣功卿从丹凤门的东西掖门徐徐进入大明宫,按身份、级别、衙门,

肃立在含元殿前的广场上。

静鞭三响,鼓敲一通,衮冕加身的玄宗皇帝,在高力士的引导下,御含元殿,升宝座;文武百官俯地叩拜,山呼万岁。

如此肃严时刻,玄宗皇帝庄重神态,眉宇间意气风发颇有一身英武之气。他徐徐落座,唤道:“众卿平身!”

文武百官立起,分列左右,高力士持拂尘立于御案一侧,扬起道:

“宣吐蕃朝贡天朝使者墀桑雅甫拉、达扎路恭。觐见!”

墀桑雅甫拉、达扎路恭自丹凤门外一路行来,瞧见这等浩瀚磅礴的皇帝气势,更是敬畏自生。两人一捧着进表,

一个捧着礼书,在礼官导引下进入大殿,在事先安排好的位置停下,按大唐臣礼恭恭敬敬跪下。

墀桑雅甫拉展开进表,以汉语朗声宣诵:“吐蕃国王臣赤松德赞明大唐皇帝陛下:皇天后土,齐归大唐之风,

甘露庆云,争献瑞麦之颂,是故大唐天朝,万邦悉被光贲凡在率滨,孰不惟赖。

钦惟陛下乃圣乃神,惟文惟武,光辉尧舜二典,布大唐于天下,遐迩同仁,望长安于日边,始终一节。

兹特专使墀桑雅甫拉躬趋阙庭,仰望圣慈,曲察衷素,谨表以闻。臣赤松德赞诚惶诚恐,顿首谨言。”

墀桑雅甫拉宣罢进表,随即又举起朝贡的礼书念了一遍,礼物虽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但是也胜在稀奇,

都是一些在大唐很难买到的东西。

玄宗皇帝听了,心中暗暗一算计,虽然这些礼物他也瞧不上,不过这规模比昔年太宗皇帝在位时进奉的礼物贵重得多,

看来郑宏所说不假,这吐蕃内部真是乱到一定程度了,不然也不会这般的惧怕与大唐交恶。

玄宗皇帝想到这,心里是无比的悔恨啊,大唐若是以此等机会出兵吐蕃,定能收获不小,说不定还能一举拿下吐蕃,

可惜如今原南诏国的臣民民心不稳,如果此番大举入侵吐蕃,那南诏必反。

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情,对一个国家来讲是大忌,很有可能陷入两线作战的地步。

不过玄宗皇帝心中依然爽快,满面春风地道:“来使请起,高力士接承吐蕃国书,杨国忠宣朕的复旨。”

高力士忙指挥两个小黄门下御阶接了两位使者的进表、礼收呈于玄宗皇帝面前。

杨国忠缓步上前,先向玄宗皇帝施了一礼,然后转身面向群臣宣道:

“贡赋力役、知礼仪、达于君臣父子大伦者,号曰中国。而中国之外,有能慕义而来王者,未尝不予而进之。

兹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心存王室,怀爱君之诚,逾越山峦,遣使来朝,朕甚嘉焉……”

郑宏站在殿上,听到旨意宣布完布,从胸臆间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望着殿宇外投进的一缕阳光。

虽说吐蕃对大唐狼子野心,可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居然让吐蕃短暂的臣服于大唐,这倒令他很是意外!

##########

宁国公主的书房之内,何青雨挺着个大肚子在写着字,宁国公主和欧阳月便坐在她旁边,陪她聊着天,

时而为她研墨铺纸,三人不知聊些什么,悄悄地,不时发出格格的笑声。

郑宏的义女陆荣冰在镂空窗格的另一侧厅中,坐在一架钢琴旁,正在认真的练着钢琴,淡淡幽雅的钢琴曲不时响起。

“江南如在太湖稻田区建东南海塘、修太湖东缘湖堤、开凿塘河、整治江南运河,在丹阳稻田区建圩田。

长江地区的屯田,北岸有引巴灌区,南岸有阳新区,等等。

江南的工商业与海上交通也是大力发展,工业主要是治铁、制瓷和造船业。

其中治铸业以江夏郡为最发达,这里采铜铁,造千口剑、万口刀。

还有会稽郡的铜镜制造也十分有名,大多都被安西的慕容家收购,从而发往西域诸国了。”

“嗯!”郑宏半躺在书房竹椅上,轻轻颔首道:“我命人将南诏国的水稻与我朝稻种结合,产出一种新稻,

较之原稻种耐旱抗虫,产量也有增长,我已经请明皇上予以推广。

而且和南镇抚司打过招呼,新培育出来的稻种,全都用来发给江南稻农,江南气候温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