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墨缘书院(2/2)
袁夫人笑道:“该改口叫义母或母亲了,今儿起你就是我闺女,有事断不可委屈了自己。去吧!”
两人这才出门上马车去了书院。
两人刚一出门,老三媳妇就把脸垮下来,“也不知道父亲怎么想的,把一丫头抬这么高,不是让人笑话。”
“哐!”一声,全屋都安静了,袁夫人缓缓说道:“老三媳妇儿,你又成何体统,对公公评头论足,这就是你娘家教你的规矩?一家之主的决定是你能质疑的?我再提醒你们一遍,既然老爷认她当了女儿,那便是我的女儿,从今儿起,各院管好自己和下人的嘴,但凡有丁点凝香以前的事流传出去或听见谁私下嚼舌根子,别怪我不留情面!”
大家忙跪下:“请母亲安心。”
袁夫人这才顺了口气,缓和的说道:“你们父亲在朝里不容易,事事必有安排,这个家是一体,最是需要一心,多出这么个人儿,也就是多双筷子多张嘴,又能影响到你们什么?未来都还不好说呢,老话儿说的好,得饶人处且饶人。心里宽容些,放大些,才能不钻针尖尖,才能成大事,为人妻子不能帮丈夫已是有违家道,再整日里撺掇丈夫只盯着点蝇头小利,是为家门不幸了。”
三个媳妇儿都不敢吱声,只低着头。
袁夫人看着叹了口气,挥挥手让他们都散了。
袁志和凝香站在墨缘书院门口,袁志看见凝香紧张的连步子都快迈不出去,便小声安慰了几句。
门外的人验证了凝香信息后让他们进去,院子里已有一些人,可能是由于书院的环境,不论是什么衣着身份的人,哪怕是习惯大噪门的小娘子也都低声细语,神志虽拘谨却也不失大体。袁志暗自点头,心道这公主还是有些个手段的。
辰时一到,主厅之门缓缓打开,先走出四名穿着青莲襦裙低首提着熏香镂空小吊炉的宫女,又出来一名大宫女拍了一下手,向众人道:“德昭公主到!”
顿时众人齐齐跪下,朗声道:“德昭公主千岁千千岁!”
“都平身吧!”只听众人头顶传来如清风徐徐拂过,让人沉醉的声音。
起身时,凝香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身旁的袁志,又偷偷瞧了一眼公主,心里又蔓延出无限的伤感,以致于后面的事情她竟一句也没听进去。直到袁志扯了扯她的袖子,她才猛然惊醒,发现原来是要引她们去另一处考试。而男宾则留在原地等待。
只见公主已回到厅里放下帘子翻开登记的学生名册,看到袁按察使家的袁凝香,送考人为其兄袁志,不禁抬起头看了一下院子里,正好一个看着有些眼熟的高个子贵公子也转过头来,身边的元芝弯下腰悄声说:“那位就是袁按察使家的四公子袁志。”
允清瞟了元芝一眼:“你倒是清楚的很。”
“公主,奴婢失言了!”
允清刚想说话,就见侧门打开,有宫女捧进考卷呈到允清前。元芝上前拿来,一份份铺开给允清看,允清边看边用笔做上记号分类。
四十个人,文笔佳的仅五人,二十四人略懂文墨,其余便是一窍不通。可这一窍不通的十一人中有一人在问答卷上一字未写,却在看文默写环节上一字未错,允清又单把这人拿了出来,问考试场上监督的宫女。
宫女答道:“这个女子不识一字,记忆力却好的惊人,一柱香的功夫,竟默的一字不差,笔划却不是写出来而是画出来的,奴婢又临时考了她一题,我对着几张分别写有几首诗的纸一张张念过去之后就将这几张纸收了起来,然后随便说了其中一首让她写,竟然也一字不差。”
说罢从袖中拿出一张折好的纸递给元芝,允清接过一看,果然如此!看了看名字:陶礼。
手下笔一挥,也分到五人之班。
至此分班结束,由院长训完话,又由各管事领着去看各自教室,寝房,饭堂,之后便让大家叩谢公主之后随各家等待之人回家。允清交待了院长几句便也出门回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