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组建义军,清扫黄巾。(2/2)
”伍长什长每月可多领粮食,一月后选出曲长,众兄弟都好好训练,今日不是什长之人也无需着急,你们都是我陈律的人,以后每人都有职位。”
“伍长每月可领两份粮食,什长每月可领四份粮食,继续训练吧。”
公元184年二月,张角带领黄巾军揭竿而起,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意图推翻汉朝,并建立由黄巾军统治的的新天下。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四月初,黄巾起义两个月,陈子俊发展壮大了两个月,各州刺史宣朝廷旨意,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
陈子俊的卫队在这一个月内,膨胀扩张达到3000人之数,摇身一变成为了义军,其中所耗费的钱财也是巨大,陈子俊又贴补了十颗玻璃珠。
皇甫嵩上谏要求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而吕彊又对灵帝上言:“党锢之祸积怨日久,如果与黄巾合谋,恐怕已经无救了”汉灵帝接纳提案,在壬子日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同日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
汉军在首战并未得利,于4月底,朱儁军就被人数众多黄巾军所败而撤退,皇甫嵩唯有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被波才率大军围城,汉军人少,士气低落,陈子俊率3000义军投黄埔嵩,获得一百匹战马,领校尉一职。
陈子俊见黄埔嵩被围困,立即向黄埔嵩献了一计,傍晚时分风大,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点燃黄巾军周围的杂草,城中见火烧起立即擂鼓进攻,陈子俊朱儁各率5000士兵从东西两面夹击。
黄巾军看周围火起,擂鼓喊杀声阵阵传来,阵脚大乱,四处奔逃,后遇上了陈子俊和朱儁的夹击,汉军斩杀数万黄巾军,汉军大获全胜,余军慌乱逃窜。
黄埔嵩命陈子俊率汉军2000骑拦截颍川逃窜的黄巾,陈子俊手持陨石断钢枪,孤身冲入敌阵,斩杀敌将波才,浑身浴血战到黄埔嵩率军支援,陈子俊身上都是敌人之血,陈子俊以2000骑冲杀波才数万黄巾,名声大震。
皇甫嵩率军前来支援之时,陈子俊才发现,自己率领的2000骑是损伤了百余骑,就击败了波才所率领的数万残军。
皇甫嵩好说歹说非要让陈子俊在军中休养了一日,竖日再来大帐见他,黄埔嵩见护卫前来通报,出帐迎接。
皇甫嵩笑着拉过着陈子俊的手,往营中走去:
“汝可真是骁勇,区区两千骑破敌数万。”
陈子俊虽然知道汉代只有拉手是代表着亲近之意,但被一个男人拉着手还是有些不习惯。
“只是幸运罢了,黄巾军刚逢大败,又被我冲入阵中斩杀主将,这才破了数万黄巾军。”
皇甫嵩松开了陈子俊的手,两人对坐在了帐中:
“骁勇善战,善用计谋,是个将才,你暂且为我的副将,这次你立了大功,等回洛阳自有封赏。”
陈子俊面露感激的看着黄埔嵩,装出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样子:
“将军大恩,不知如何报答,陈律以后愿凭将军差遣。”
皇甫嵩扶着陈子俊,眼中带着光芒,看向天空道:
“你我同为大汉子民,报答皇恩就好,你我又同为军人,理应共护大汉。”
陈子俊模仿黄埔嵩的样子,看向天空,嘴里道:
“将军高义,陈律佩服。”
六月处,皇甫嵩,朱隽,陈子俊,继续进击豫州境内的黄巾军,陈郡,汝南郡,安丰郡,弋阳郡的黄巾军。六月底,豫州各地的黄巾军,陆续溃败残军向荆州南阳郡逃去,沿途一些农民相继加入黄巾起义军。
七月初,荆州南阳郡宛城收纳了豫州境内逃来的黄巾军,汇聚成十余万黄巾军,虽士气不高,但人数众多,而黄埔嵩率领八万军队里,只有四万汉军,其他四万人是豫州各地投来的义军和黄巾降卒,黄埔嵩恐军队哗变不敢强攻,于是召来谋士和各位将军于帐中商议。
“今日城中探子来信,宛城中已汇聚十余万黄巾军,各位有没有破城之策。”
陈子俊看众人都大眼瞪小眼,没有人说话,自己站起身说道:”将军,吾又一策,请城中的探子在城中散布谣言,20万汉军将在三日后攻城,敌人必派探子来探,帐中多摆些空帐,外围警戒的人翻倍,等探子回报预估人数之后,城中的主将必然惊慌,待到攻城之日只攻西南北三道城门,留东城不攻,我率军与城东五里外的两条岔道埋伏敌人,敌人见东城无人攻,必然想办法从东城突围,敌无死守之心,城可破也,城破之后将军再从背后追击敌人,敌可灭也。”
皇甫嵩觉得此计甚妙,只要自己方做出全力攻城之势,敌人却是只有这两个选择,一是从没人进攻东路逃跑,二是死守不退,既然东门无人进攻,敌无死战之心,此计可用。
“报,曹操来营,商讨攻城之事。”
ps:“这本书有那么扑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