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和清音 3(2/2)
一路行进,庭院精致,而且大部份厢房都会依着人工开凿的小溪而建,配合各式树木营造出一个个小独立的空间。一路行进丝竹之声阵阵传来,终于有了点想像中青楼的样子了。
行进中李俊凌对我道:“三弟,白天有空你也要找个机会进来大和楼看下,院里的景色非常不错,尤其是赵老板最爱的竹子,在这院里是出现最多的植物了,但是各处竹林都有各自的特色,现在是晚上完全感觉不到。”
素容也跟着应道:“凌爷说得好,赵老板确实最爱竹子,据他自己所言竹子在空间上有独特的魅力,又能在声音上有阻隔作用。为每个庭院的空间都保留了一定的自我。最要紧的是赵老板认为竹子毕生坚韧挺拔,他希望我们大和楼里的姑娘也要有这样的骨气呢。”
听了她这句话,我难免对印象中那个精明圆滑的赵老板多了一些观感。没想到在封建的鼎盛时期的青楼内居然会有这么一位老板。
一直向前进,小溪开始渐渐扩宽,穿过了十多个庭院后,小溪终于汇聚成眼前的一个小湖。在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家还是非常喜欢有湖的庭院的。像潘家大院也是如此,当然大和楼的湖比潘家大院的要小得多,湖的面积只有潘家大院主楼前的那一截湖的面积左右。但是效果也是非常不错,虽是晚上,但湖边柳树上还是挂着一定数量的风灯,配合着一路上的树木及庭院,站在湖前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绕湖有一条青石板路,足够马车通过,而路的一端直达矗立湖另一边的楼前。那应该就是今晚我将要置身的天美院啦。
果然素容到了湖前开始为我指点道:“前方就是天美院了,天美院使用了特殊的工艺,楼高有四层之多,在番禺城内当是最高的民宅了。大楼一层是酒窖,二层是个大舞台,平时大和楼里重要的演出都会在这个二层举行。三楼是若芳大家的演出专场。四楼就是若芳大家的起居室。当然这是两年多前若芳大家驻楼开始,之前那里是赵老板的招待专场呢。”
看来赵老板对若芳还挺不错的,连自己的招待专场都让给她作起居。不过想来现在整个天美院还不一样是他的招待专场,台柱的作用就是这样啊。
终于来到了天美院前,赵老板已经在院前恭候了。今晚算是当时海上人员的一个聚会,之所以到现在才来举行是因为后边的几艘货船也于昨天到达番禺。上得三楼三排五列的大桌子已经来了一半有余。潘老爷和李迢等当然是每一排,我们两个也有幸被安排在第二排。入席时李俊凌还为人引介了一下同席的人,都是潘家的第二批到达的人。
除去了一位潘老爷的同辈兄弟潘显晟外,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兄弟潘鸿伟、潘鸿业。这两兄弟明显是多话的主儿,我才刚坐下就已经拉着我聊东聊西。经过交流得知他们也是私军内的小队长,隶属李俊凌的骑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