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2/2)
小佟还好,也放心不下自己公司的事情,小云可后悔的不轻,还没逛够呢,就稀里糊涂的跟着这姐俩回来了。
把小云送到家之后,我又开车把小佟送到了她们公司。
也等不及再回公司了,就在小佟她们办公室,于冰把袁帅和另一位hr的个人履历书交到了我手中。
虽然他们两个的就职经历都不算特别的丰富,可是两个人原来都是就职于响当当的大公司。
看到他们的简历,我悬着的心已经放下了一半,听于冰说袁帅很快就会为我们公司量身定制一份企业内部管理条例,我另一半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不亏是大企业出身,他们两位的效率还是很高的。于冰回来没几天,袁帅介绍的那位hr就来到了大连。看过公司给他安排的住所之后,他就跟着我和于冰返回了老办公室,正式开始了工作。
但是即使是有大公司的就职经历,可是刚刚到位的几天,看着邮箱里面大连本部以及各个分公司的用人申请之后,这位老兄也是眉头紧锁,他还真没想到我们公司现在这么缺人。
本来他还想等拿到袁帅制作的管理细则之后,再出发到各个分公司面试几个重要的人选,看到公司这样的状况之后,他也来不及等袁帅了,熟悉了几天公司业务之后,就立马开赴上海去为公司的江浙地区的几个重点分站去物色人选去了。
其实他出发之后没几天,袁帅就发来了他制作的公司内部管理细则。于冰打印出来之后,也是厚厚的一小本。
虽然袁帅谦虚地说,这只是他纸上谈兵的作品。由于他还没有具体的互联网公司的任职经历,只能是结合自己过往的经验以及通过我们网站的内容等方面的理解,制作的这份细则,现在还只能是供我们几个参考。等他正式到公司来工作之后,会结合实际经验再进行修改。
人家虽然说的挺谦虚,但是这份管理细则可是含金量极高。而且虽然内容涉及很多个方面,但是并不凌乱。整体布局合理,甚至还有索引,让人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想要寻找的内容。
我和于冰等人分别看过了他的作品,都觉得受益匪浅。原来管理公司还有这么多细微之处需要注意。
如果不是看过袁帅的作品,我估计再给我几年时间我也想不到这么详细的管理方法,看来专业的就是专业,我这样的业余选手和人家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虽然我是对袁帅的作品非常钦佩,但是光有细则还只能说明他一半的水平。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他的具体管理能力上,要以细则为依据,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还要一碗水端平,让下面的员工能够心服口服,这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人家原来工作的单位可是上万人的国企,管理我们这个几百人的公司应该还是绰绰有余。
我用群发邮件的方式,将这份管理细则分别发给了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让他们自己安排时间和形势进行学习理解,并且也欢迎大家针对这份细则提出自己的意见,便于袁帅正式上任之后进行修改,在袁帅正式上任之前,这份细则还属于试用阶段,大家有意见还可以随时提出。
可是等到正式细则出台之后,那就必须严格按此执行,那个时候想要修改其中的哪条的话,那可就是要召开专门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可以修改了。
和我想像的差不多,细则发给大家之后,基本没收到什么需要修改的意见和建议。也就coco从劳动法方面分析,对于其中的几个用词提出了异议。
到不是其他人不重视这件事情,实在是术业有专攻,看到人家袁帅制定的这个细则,其他人基本上也只剩下佩服了。
一个月之后,元旦刚过,袁帅就正式的走马上任了。在我们看来已经是无懈可击的细则,人家上任了一个星期之后,就对其中的很多处进行了修改。以便更适合我们这个新兴的互联网公司的管理。
如果说前面我已经是对他的能力感到钦佩的话,看过人家修改之后的细则,我已经开始崇拜起这个叫袁帅的人来了。和前面的细则相比,这些修改的地方我觉得更能体现出他的能力。
我甚至在于冰面前替袁帅说起了好话,劝他认真考虑一下这个男人。
一个是人家小伙子属实卖相非常好,长得就一表人才。加上人家还才高八斗,我是真心想要促成他们两个。可是于冰对于我的建议就像没听到一样,用她那标志性的冷傲面孔回答了我。
好在这新来的袁帅同志好像在北京彻底被冰冰姐给回绝干净了,他现在是对冰冰姐彻底死心了。来到我们公司之后变成了工作机器,整天窝在办公室里。除了吃午饭和去卫生间之外,很难在办公室的其他地方发现他。
公司里的其他同事也都对袁帅的工作态度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以前都说日本人敬业,国企里面都是混日子的大爷。可是到我们这里完全相反了,袁帅表现的特别职业,那个小青茬是真的感觉就是在混日子。这小子自从我不再继续搭理他之后,他倒是也乐得逍遥,一天天的更加不遵守劳动纪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