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烛火(2/2)
全校30几位老师,按照学科分成7个教研组,在一间学校礼堂后半截隔出来的大办公室里,每个教研组用四五张课桌拼在一起,教学材料、教案堆在当中,所有老师就在这间大办公室里一起备课讨论。
礼堂是80年代建成的,地面向主席台倾斜。
隔出来的这间屋子,地面也是斜的,老师们为了办公方便,把这个房间用水泥把地面抹平了。
站在房门口,抬手压住了校长要出口的提醒,李彝束手向屋内张望。
只见每个教研组拼在一起的办公桌中间,点着2—3根蜡烛,光线比孩子们要好些,但也勉强。
烛影跳动之间,几个老师正认真批改作业,时而还能听到有老师捂着嘴咳嗽的声音……
才来这边3个多月,李彝觉得自己内心受到的触动和得到的成长,比前面二十几年都要多!
在回村公所的路上,就着淅淅沥沥地雨声,李彝忽然想起送自己赴职的前一晚,父亲在书房里给自己讲了滇省相关局势以及中央正在拟定的西出战略后,目光灼灼地拍着自己的肩
“李彝,你要对得起人民的嘱托,对得起26岁就居一县父母官的信任!”
当时看着父亲坚定又饱含期待的目光,李彝只觉得压在自己身上担子有点重!
但到这边来工作后,才发现,真正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自己当初做好的心理建设多得多!难得多!
有时候在大城市根本不是问题的小事,在这边,也是了不得的头等大事!
甚至因为人口的自然流动性,造成农村衰颓,农村女性外流,老光棍数字越来越大,这些事情,李彝也得管!
因为你是老百姓的父母官!
西方自由主义学派奉行“小而精的政府”主义,他们提倡社会自行的调节和公民自发形成的组织来代表民意,将大量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交由第三组织(非政府性组织)来提供。
言下之意就是,政府能把自己缩多小就缩多小,不要出来指手画脚!
而这个主义的根源假设在与民众认为政府是“恶”的!
它的动作,都是为了统治阶层的利益,都是与市场和民众争利。
又有学派奉行“大而全的政府”主义,这样的政治学流派一般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遭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西方国家经济过渡期。
其实质是政府参与社会资源、市场发展的调控,在市场自发的运转下,还需要有人对其进行规划和引导。
这一流派之下还有不少亚流派,其主要区别在与政府参与领域的多寡与参与程度的深浅。
华夏在西方政治学说的影响下,曾经探索过“小政府”模式,将部分公共权力剥离,授权给非政府组织来行使,想要借此提高公民的自主性、社会参与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政府职能,裁汰冗员,减少财政支出。
但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治理模式,都是历史传统和公民政治心理基础多重影响下形成的,根本无法随意照搬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