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华夏风骨(2/2)
逢上邻里红白喜事,估量着人要来请了,一家人悄悄地躲在家里,让父亲把大门拴上锁,再偷偷地从后墙跳回家,装出人不在家的假象,只因为今天吃了人家的酒席,明天就还不起……
确实推不掉的宴席,一桌十个人,肉菜精贵,每人只敢夹一筷子,就这一筷子,也舍不得吃,拿出随身的小方巾,包好了带回家在苞谷饭上蒸蒸,一家人都能闻到味……
说起这些,坚强耿倔的父亲也是双眼泛红……
待说到爷爷,说到爷爷九死一生的远征军过往,说到爷爷明明可以和奶奶好好过清苦但终究无战火的日子,但还是选择重上战场时,郭威小小的年纪觉得毛骨悚然之际更是热血沸腾!
从那时候起,郭威就种下了了解远征军历史的种子。
长大了,白手起家,通过做玉石生意赚了一些钱,能负担得起家用,还能支持自己的梦想后,郭威开始踏上寻访之路。
前前后后,郭威花在搜集二战远征军物品上的钱,已经超过了三千万。
这只是个人的投资,未向社会和他人进行集资募捐。
听着郭威讲述他数次踏上远征军曾经的转战路线,用自己做生意赚的钱向当地老乡、政府赎买远征军的遗物……
听着他讲述遇到每件物品时的经历和遭遇……
彭懿觉得他是最幸福的人!
有追求并付诸实践还取得一定成就的人,还有谁能比他们更幸福?
哪怕他们做的事,在外人看来很傻!
哪怕他们吃的苦,在常人看来不必要!
虽未经历那个战火纷飞却又青春激扬的年代,但看过那时期国史党史的彭懿,觉得当初那些为国家为民族抗争的先辈们,实际上是最幸福最值得羡慕的人!
内心富足了,人生就充实了!
诸多藏品中,有持有人看郭威心诚,主动捐赠的,有贱价卖与。
也有看郭威求取心切,坐地起价的……
此间种种,郭威介绍物品的时候,唯余感激,对于其间的刁难,均是一笑而过。
到了这件头盖骨,还未介绍,郭威已经深吸了两口气……
彭懿见多识广,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头盖骨。
旁的几个一起参观的人,盯着骨头嘀咕,一会儿说是碗,一会儿说是钵……
何佳母子也盯着看了半天,受旁边的人交流的影响,大概得出一个共识,这是骨头,但不知是碗是钵……
这一看就觉得是石器时代的东西,怎么会放在远征军博物馆?
众人带着这样的疑惑,听郭威开始讲述这件藏品的来历:
第十一次踏上滇缅之路前,郭威已经把沿线能拜访的人,会存在痕迹的点找完了。
随着生活水平渐渐提升,国内渐渐的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一领域。
大家不断交流,都觉得现在除了收购早已收藏了的战时火炮、军械、头盔等藏品外,好东西已经很难寻觅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最后一块处女地,也是最有可能找到好东西的地方,就是野人山!